[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4727.0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4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旭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5/00 | 分类号: | C05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转鼓造粒 机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肥造粒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
背景技术
转鼓造粒机是复合(混)肥行业在造粒工序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使粉状的物料在筒体内进行预造粒,形成直径1~2mm左右的微小颗粒,它的造粒效果将直接影响肥料成球率(产量)和造粒质量。
长期以来,传统的转鼓造粒机筒体的结构大多是采用单一直径,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1、设在筒体11外壁上的前滚圈12、齿圈13和后滚圈14、附在筒体11内壁上的不锈钢或橡胶板内衬,以及设在筒体11内的挡料环15。其中,挡料环15的高度一般在150~250mm,实际生产过程中,挡料环15的确起到使物料分级的作用,即直径较大的物料在上面,较小的物料在底部。但是,小于1.5mm的粉料在挡料环15前侧一个较小的三角形区域随筒体11转动而作滚动团球运动,而且,在此处物料有相对挤压的过程。因此,在筒体11的出料端常看到的现象是颗粒椭圆状或带有凹坑等残缺状,并且,会有大量粉料一同流出,增加了后续烘干、冷却的热量与动力消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可有效解决大量粉料随颗粒物料一同流出的问题,进而减小后续烘干、冷却、筛分设备的处理量和返料量,降低后续设备的动力负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包括筒体、设在筒体外壁上的前滚圈、齿圈和后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前段筒体、后段筒体和设在前段筒体与后段筒体之间的膨胀段筒体,所述前段筒体与后段筒体的直径相同,膨胀段筒体的直径大于前段筒体和后段筒体的直径;所述膨胀段筒体与前段筒体之间通过前锥体段筒体相连接;所述膨胀段筒体与后段筒体之间通过后锥体段筒体相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前段筒体、后段筒体和膨胀段筒体的内壁上都附有橡胶板内衬;所述前锥体段筒体和后椎体段筒体的内壁上附有不锈钢板内衬。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筒体的中段设计有直径大于前段和后端的膨胀段,粉状物料从前段筒体流入膨胀段筒体后,膨胀段筒体起到储存器的作用,且其存量是传统筒体中挡料环存量的4~5倍,大量物料集中在膨胀段筒体内随筒体转动作滚动团球运动,且自动分级,小于0.5mm的粉料沉积在最底部,依次向上,颗粒逐渐增大,因筒体安装的倾斜度和物料不断送入筒体内,所以较大颗粒不断沿后锥体段筒体的内壁斜面流出,而粉料则滞留在膨胀段筒体内继续滚动造粒。因而,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大量粉料随颗粒物料一同流出的问题,进而减小后续烘干、冷却、筛分设备的处理量和返料量,降低后续设备的动力负荷。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转鼓造粒机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如图2所示,包括筒体、设在筒体外壁上的前滚圈23、齿圈22和后滚圈27。所述筒体包括前段筒体21、后段筒体28和设在前段筒体21与后段筒体28之间的膨胀段筒体25,所述前段筒体21与后段筒体28的直径相同,膨胀段筒体25的直径大于前段筒体21和后段筒体28的直径;所述膨胀段筒体25与前段筒体21之间通过前锥体段筒体24相连接;所述膨胀段筒体25与后段筒体28之间通过后锥体段筒体26相连接。
所述前段筒体21、后段筒体28和膨胀段筒体25的内壁上都附有橡胶板内衬;所述前锥体段筒体24和后椎体段筒体26的内壁上附有不锈钢板内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旭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旭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4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强制开锁的笔电锁
- 下一篇:一种改良结构的双面遮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