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M-BUS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5479.1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7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举成;肖盛旺;马圣;燕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威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us 采集 | ||
1.一种M-BUS采集器,包含微控制器、M-BUS通信单元、M-BUS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在M-BUS电源单元与M-BUS通信单元之间连接一个M-BUS保护单元,所述的M-BUS保护单元由短路检测单元、短路保护单元和总线双控制单元组成,M-BUS总线电路上连接一个总线双控制单元,正常工作状态下由微控制器通过总线双控制单元掌握M-BUS的控制权,短路检测单元检测M-BUS总线电路的短路或过载故障信号,并将故障信号发送至短路保护单元,短路保护单元通过总线双控制单元截取M-BUS控制权,实现总线关闭,当M-BUS短路或者过载异常故障被排除后,微控制器通过总线双控制单元重新掌握M-BUS的控制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US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检测单元包含一个比较器(1),其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8)与电源(3)连接,其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6)后串联电阻(9)与电源(2)连接,电源(3)通过电阻(6)与电阻(7)串联后接地,电容(10)与电阻(11)并联后接于比较器(1)的反相输入端和地之间,其电源端接电源(4),其接地端接地,其输出端通过电阻(12)与电源(3)连接,同时,其输出端串联一个二极管(13)后把检测信号通过输出端(5)送至短路保护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US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保护单元包含一个光耦(14)、一个增强型P沟道MOS场效应管(15)、一个PNP型三极管(16)和一个NPN型三极管(17);来自微控制器的M-BUS控制信号经由端子(19)接入共阴极双二极管(21)的一个阳极端,另一路来自微控制器的M-BUS控制信号经由端子(20)接入该双二极管(21)的另一个阳极端,该双二极管(21)输出端串联电阻(22)后接入光耦(14)的阳极,其阴极接模拟地,其射极接地;MOS场效应管(15)的漏极接M-BUS电源(18),其栅极串联电阻(23)接入光耦(14)的集电极,电阻(24)接于其栅极与电源(18)之间;三极管(16)的发射极接MOS场效应管(15)的源极,其基极通过电阻(28)后与三极管(17)的集电极相连,其集电极与端子(30)相连;来自短路检测单元的信号经由端子(5)串联电阻(25)接入三极管(17)的基极,电容(26)与电阻(27)并联后接于其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其发射极接地,其基极通过电阻(29)与端子(30)相连,并将控制信号传至微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US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双控制单元包含一个光耦(31)和一个增强型P沟道MOS场效应管(32);电源信号经由端子(34)经电阻(37)接入光耦(31)的阳极,另一控制信号经由端子(35)连接其阴极,电阻(36)接于端子(34)和端子(35)之间,其集电极通过电阻(39)串联电阻(38)与M-BUS电源(18)连接,其射极接地;MOS场效应管(32)的漏极与M-BUS电源(18)相连,M-BUS电源(18)通过电阻(39)接入共阴极双二极管(33)的一个阳极端,来自短路保护单元的控制信号经由端子(30) 接入该双二极管(33)的另一个阳极端,该双二极管(33)的输出端与MOS场效应管(32)的栅极连接,其源极通过电阻(40)接地,同时,其源极将控制信号经由端子(41)传送至M-BUS总线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威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威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54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粉碎水果活性成分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鲜湿荞麦米粉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