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回收焦炉一次进风口空气分流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386595.5 申请日: 2012-07-30
公开(公告)号: CN202808700U 公开(公告)日: 2013-03-20
发明(设计)人: 常毅军;常毅保;吴海滨;冯栋斌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0B21/10 分类号: C10B21/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30006 山西省太原***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回收 焦炉 一次 风口 空气 分流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热回收焦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回收焦炉一次进风口空气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热回收焦炉是由若干组每组若干孔窑洞形炉子组成,在炼焦生产中,煤饼被放入到高温的炭化室内开始不断析出荒煤气,部分析出的荒煤气与从炭化室顶部一次进风口吸入的空气在炭化室内混合燃烧,燃烧释放的热量将以辐射的形式直接加热煤饼,提供炼焦所需要的热源;燃烧产生的废气与未燃烧的荒煤气一起被导入到燃烧室内(又被称作四联拱),在此未燃烧的荒煤气将与按照设计要求吸入的另外一些空气混合,完全燃烧;可燃成分完全燃烧后的高温废气所含热量在燃烧室(四联拱)内将以热传导的形式传递给煤料,提供炼焦所需要的热量;高温废气经过燃烧室后将通过管道被导入到废气锅炉内产生蒸汽,并用来发电;经过锅炉后的低温废气经过脱硫等净化设施后就通过烟囱直接排入大气中。 

热回收焦炉在炼焦过程中炉内为负压操作,系统的吸力由废热锅炉后面的风机或事故烟囱提供,炉内吸力是通过焦炉废气出口与烟气汇集管间的调节闸板进行调节。由于炭化室一次风门入口吸力一般控制在20-100Pa,大量的空气顺着焦炉炉顶一次进风口迅速进入焦炉炭化室内与荒煤气发生反应。 

根据流体力学,通过一次风门进入的空气速度与炭化室吸力的平方根成正比,当炭化室吸力较大时,空气流速也将过快,则空气进入炭化室后会直接冲击煤饼表层,与煤饼发生燃烧反应,导致焦炭烧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降低空气进入焦炉炭化室流速以及避免空气直接垂直接触煤饼表面,而导致焦炭烧损的热回收焦炉一次进风口空气分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热回收焦炉一次进风口空气分流装置,包括支杆,分流片和连杆,支杆通过连杆与分流片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杆与进风口相适配并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分流片正对于一次进风口并位于其下方。 

所述的分流片上设置有孔。 

所述的分流片为球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空气分流装置分流片位于一次进风口下方,流速较快的空气在进入焦炉炭化室时,受到分流片的阻挡,不会直接接触煤饼表面,避免煤饼烧损,从而提高了焦炭的成焦率。 

2、空气进入焦炉炭化室时碰到分流片的阻挡就会从其四周向炭化室顶部分散,分散的空气与煤饼挥发出可燃气体充分燃烧,可以提高炭化室温度,缩短结焦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中1为支杆、2为连杆、3为分流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热回收焦炉一次进风口空气分流装置,包括支杆1,连杆2和分流片3,支杆1通过连杆2与分流片3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杆1与进风口相适配并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分流片3正对于进风口并位于其下方。 

所述的分流片2上设置有孔。 

所述的分流片2为球面结构。 

热回收焦炉为负压操作,空气从一次进风口快速的流入焦炭炭化室顶部,空气碰到一次进风口所设置的空气分流装置分流片3的阻挡,就不会直接接触煤饼,从而避免焦炭烧损,空气通过连杆2上的缝隙和空当向周围缓慢的分散进入焦炉炭化室与可燃气体充分燃烧。 

分流片3上设置有孔空气受到分流片3的阻挡,不会直接接触煤饼,并且为缓冲空气直接对分流片3的冲击力,分流片3上设置有孔,有一部分的空气会通过孔向底部不缓慢渗透。 

一次进风口为内圈比外圈底的结构,所以并且其内圈与外圈的距离为65-100之间,为适 应一次进风口与本实用新型的搭接距离,本实用型所述的支杆1一般设置为70,并在支杆1的两端水平设置有稳定杆。 

如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支杆1为十字对接时,更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稳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6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