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碳纤维原丝的收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7924.8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4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董传发;茅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祥机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78 | 分类号: | B65H54/7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12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碳纤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碳纤维原丝束收丝的全新的收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碳纤维的原丝在纺丝后,均采用卷绕的方法进行收丝。将原丝束卷绕成不同重量、不同规格的圆柱形卷筒。在进入下一工序(氧化和碳化)时,再将卷绕成圆筒的原丝束,在退卷设备上进行退卷。
在卷绕过程中,原丝束是在被张紧的状态下进行的,在丝束中存在着张力。在退卷的过程中也必须在被张紧的状态下进行。但是卷绕过程和退卷过程的张紧力是不尽相同的。而且,在多个(约150多个)卷筒同时进入氧化和碳化设备时,也不能确保各个卷筒的张紧力相同。这种状况将会影响碳纤维的质量。
此外,在氧化和碳化时,由于必须等一个卷筒的原丝束全部退卷后,才能将另一个卷筒的原丝束接上。而接头时需要停车,因而氧化和碳化设备就不能连续工作,影响了氧化和碳化设备的效率,同时也影响了碳纤维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碳纤维原丝的收丝装置,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影响碳纤维质量,接头时需要停车,影响了氧化和碳化设备的效率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碳纤维原丝的收丝装置,它主要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方的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平移机构,平移机构上连接有喂入机构,喂入机构的一侧设有与喂入机构相配合的伸缩式摆丝机构,所述的伸缩式摆丝机构与导丝装置相连。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确保原丝束在收丝后,无张力的收丝装置,可有效地消除碳原丝收丝后的内应力;且有利于后道工序的连续进行,有效地提高了碳化工序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同一个纺丝位产出的原丝束,铺丝后其两个端头均可留在盛丝容器的口上。可以使氧化和碳化设备在不停车的状态下进行接头。可实现氧化和碳化设备的连续工作,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对碳纤维质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喂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喂入机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平移机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式摆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各附图中标号表示如下:1原丝束、2导丝装置、3平移机构、4喂入机构、5伸缩式摆丝机构、6电动机、7齿轮传动装置、8换向阀、9喂入辊开合气缸、10喂入辊组、11纵移框架、12纵移驱动机构13纵移导向机构、14横移框架、15固定框架、16横移导向机构、17横移驱动机构、18固定夹、19上转向轴、20上摆丝轮、21伸缩杆、22下转向轴23下摆丝轮。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方的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平移机构,平移机构上连接有喂入机构,喂入机构的一侧设有与喂入机构相配合的伸缩式摆丝机构,所述的伸缩式摆丝机构与导丝装置相连。所述的平移机构上方连接有两组喂入机构,每一组喂入机构与一相应的伸缩式摆丝机构相连。
所述的伸缩式摆丝机构包括固定夹和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可转动的上、下摆丝轮,上摆丝轮通过上转向轴与固定夹相连,下摆丝轮通过下转向轴与喂入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固定夹与导丝装置固定相连。工作时,伸缩式摆丝机构的上端用固定夹固定在导丝装置的支架上,另一端通过下转向轴与喂入机构的箱壳相联接。当喂入机构跟随平移机构作X、Y两个方向的平面往复移动时,由于上、下摆丝轮各自的定轴转动,因而可确保原丝束顺畅地导入喂入机构的喂入辊。
所述的喂入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电动机和喂入辊开合气缸,电动机下方连接有齿轮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的下方设有喂入辊组,喂入辊组与齿轮传动装置相配合,壳体的一侧设有换向阀,所述的换向阀与喂入辊开合气缸相连接。所述喂入辊组采用无挤压双圆弧齿轮形喂入辊组,共设有左、右两根喂入辊,其中右喂入辊与喂入辊开合气缸相配合;所述的换向阀为手控气路换向阀。使用时,喂入机构安装在铺丝装置的平移机构上。由于采用无挤压双圆弧齿轮形喂入辊组,喂入辊组采用双动力驱动。采用此喂入辊组可避免对原丝束因挤压而造成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祥机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祥机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7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