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脱硝催化剂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7931.8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茅国庆;庄亚洲;孟令航;沙志祥;於承志;李小海;陈利;江晓明;陈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南京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5/02 | 分类号: | B01J35/02;B01D53/90;B01D53/56;B66C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另婧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催化剂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厂烟气脱硝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脱硝催化剂模块。
背景技术
我国是燃煤大国,煤炭产量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电力行业是最大的煤炭用户,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电厂燃煤产生的污染物SO2、NOx、PM10以及CO2。其中电厂脱硫项目已经大规模开展起来,电厂脱硝项目自2007年以来正逐步实施各种相关的脱硝技术,也逐步工业化。其中选择性催化剂还原(SCR)成为主要脱硝工艺,其反应特征在于将NH3、O2与NOx在催化剂表面发生气固相反应,生成无毒无害的N2和H2O。
目前工业应用的脱硝催化剂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板式、蜂窝式以及波纹式。其中以蜂窝式应用较为广泛,主要通过将SCR催化剂单元按一定方式排列于催化剂模块中,在将催化剂模块从地面起吊到脱硝反应器内进行反应,实现烟气脱硝的目的。
目前的催化剂模块在起吊时要先拿掉催化剂模块顶部的格栅网,然后用起吊装置从催化剂模块内部插入进行起吊,当催化剂模块安装定位后再将格栅网盖上。
目前的催化剂模块在起吊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拿掉格栅网再起吊,首先增加了工作量;第二要拿掉格栅网,必须得先拆开模块上面覆盖的防水塑料薄膜,在下雨的情况下起吊,催化剂模块将得不到防护;第三在催化剂模块定位过程中没有了格栅网的保护,工人直接踩在内部催化剂板上会有损坏内部催化剂板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起吊时不用拿掉格栅网、减少工作量的便携式脱硝催化剂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脱硝催化剂模块,包括催化剂模块和防灰栅格板,所述催化剂模块的顶部由四块钢板两两对称焊接而成,在一钢板和与其对称的另一钢板上各开2个起吊孔。
2个起吊孔对称布置。
所述的起吊孔上设有进口、安全螺栓定位处和起吊位置。
优选,在起吊孔上靠近所述的起吊位置处设置一斜段。这样可以确保便携式脱硝催化剂模块在被带吊钩类的起吊装置起吊时吊钩始终处在起吊位置,避免吊钩移出。
所述的催化剂模块自上而下设有上层空间、中间层和下层空间。
所述的防灰栅格板设置在上层空间内。
所述的下层空间向下为催化剂布置层。
所述的中间层内部为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脱硝催化剂模块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在被起吊装置起吊时不需要拿掉催化剂模块顶部的防灰栅格板,减少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催化剂模块的主视图;
图2为催化剂模块的俯视图;
图3为催化剂模块起吊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起吊脱硝催化剂模块的起吊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一种起吊脱硝催化剂模块的起吊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安全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使用一种起吊脱硝催化剂的模块起吊装置起吊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脱硝催化剂模块时的连接图;
其中,附图中的构件为:
1——起吊装置,2——催化剂模块,3——安全螺栓,4——螺栓,5——螺母,6——大吊车用吊耳,7——吊钩连接环,8——手动葫芦用吊钩,9——框架,911——边框,912——支撑框,10——连接钢丝绳,11——吊钩,12——后钢板,13——右钢板,14——前钢板,15——左钢板,16——防灰栅格板,17——层空间,18——中间层,19——下层空间,20——起吊孔,21——进口,22——安全螺栓定位处,23——斜段,24——起吊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脱硝催化剂模块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便携式脱硝催化剂模块,包括催化剂模块2和防灰栅格板16,所述催化剂模块2的顶部由四块钢板两两对称焊接而成,例如如图2所示的由前钢板14、后钢板12、左钢板15和右钢板13四块钢板焊接而成,在一钢板和与其对称的另一钢板上各开2个起吊孔20,例如如图1所示在后钢板12和与其对称的前钢板14上各开2个起吊孔20。
2个起吊孔20对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南京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唐南京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79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