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继电器动作频率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8899.5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0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远敏;张同斌;田会臻;黄满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江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动作 频率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继电器动作频率的装置,具体讲是一种继电器动作频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的器件,该器件的各个工作范围会一一标注在继电器的铭牌上,以方便使用者。但是随着继电器运行环境的千差万别,各个厂家由于无法准确地了解继电器在各种运行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如动作频率,因此轻者会造成继电器的损坏,重者会造成与继电器连接的电气部件损坏,从而给继电器的使用带来不方便。因此,基于上述原因,亟待需要一种能够准确检测继电器极限动作频率的继电器动作频率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检测继电器极限动作频率的继电器动作频率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继电器动作频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键盘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与继电器驱动模块电连接的动作频率检测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键盘模块、显示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动作频率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继电器驱动模块、动作频率检测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电连接。
所述的动作频率检测模块包括一光电耦合器以及电阻R1和R2,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光源的正极与电阻R1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正极与电阻R2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光源负极、受光器负极均与公共接地端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驱动模块包括三极管Q1、二极管D1、继电器K1以及负载检测电路,所述三极管Q1的b级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e级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c级与公共接地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两端分别连接在二极管D1的阳极和阴极;所述继电器K1的触点组与电源模块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动作频率检测装置与继电器连接起来,通过动作频率检测模块检测继电器的极限工作频率。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动作频率检测装置检测继电器在各种环境下的工作性能,从而在合适的地方使用性能相匹配的继电器,这样不仅保证了继电器的正常使用,而且也保证了整个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给继电器的使用带来较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动作频率检测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动作频率检测装置的原理图。
图3是负载测试电路的原理图。
图中所示1、电源模块,2、继电器驱动模块,3、动作频率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动作频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键盘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与继电器驱动模块电连接的动作频率检测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键盘模块、显示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动作频率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继电器驱动模块、动作频率检测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电连接。
所述的动作频率检测模块,如图2中的标号3所示,它包括一光电耦合器以及电阻R1和R2,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光源的正极与电阻R1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正极与电阻R2连接,即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光源的正极经电阻R1与负载检测电路的正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正极经电阻R2与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光源负极、受光器负极均与公共接地端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驱动模块,如图2中的标示2所示,它包括三极管Q1、二极管D1、继电器K1以及负载检测电路,所述三极管Q1的b级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e级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c级与公共接地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两端分别连接在二极管D1的阳极和阴极;所述继电器K1的触点组与电源模块连接。
电源模块,如图2中的标示1所示,包括24V蓄电池和可将24V转化为5V的电源电路。
所述的负载检测电路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江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宁波吉江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88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捷脱戴防坠落围杆带
- 下一篇:一种火灾现场烟雾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