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输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9910.X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6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萧添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添隆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4253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传输线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紧凑,不仅有效地降低芯线的电容值和衰减值,而且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的传输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类电子产品不断地改进创新,朝微型化、超薄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以吸引众多消费者青眯,例如录像机、摄录机、组合音响、电唱机、激光唱机(CD)、电视机、电脑、显示器、手机等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极受时下年轻人的喜爱,具有庞大的市场。
这些电子产品一般都需要数据传输线进行数据传输,对于现有的数据传输线而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传输线的柔韧性较差,传输线受到多次弯折或强力牵拉时,传输线中的金属芯容易断裂,从而降低传输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信号传输的效果。另外,现有的数据传输线一般都存在较大的电容值和衰减值,经长期使用后,会极大的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不仅有效地降低芯线的电容值和衰减值,而且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的传输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传输线包括:绝缘体,该绝缘体位于所述传输线的最外层;主铝箔麦拉带,其包括:顺序贴合固定于绝缘体内壁的主麦拉层及主铝箔麦拉层,该主麦拉层与主铝箔麦拉层之间设有第一地线;该主铝箔麦拉带内设有导线及芯线组件;所述的芯线组件包括:芯线导体、位于芯线导体外表面的绝缘层和副铝箔麦拉带及位于绝缘层与副铝箔麦拉带之间的第二地线,该芯线导体与绝缘层之间设有特多龙线层,令芯线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形成一便于空气流通的间隙。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特多龙线层包括:以缠绕的方式包覆于芯线导体外表面的特多龙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铝箔麦拉带中形成供导线及芯线组件装配的第一容腔,所述导线及芯线组件固定于该第一容腔中,其中,导线、芯线组件及所述的第一地线相互绝缘。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线包括一导体及包覆于导体外表面的绝缘层。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芯线组件的绝缘层及所述导线的绝缘层均为发泡PE层。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副铝箔麦拉带包括一副铝箔麦拉层及包覆于副铝箔麦拉层外表面的副麦拉层。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副铝箔麦拉带内形成有一供所述第二地线及外表面包覆有特多龙线层和绝缘层的芯线导体装配的第二容腔,该芯线导体及第二地线固定于该第二容腔中,并相互绝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芯线组件内的芯线导体与绝缘层之间通过设置一特多龙线层而形成一便于空气流通的间隙,以便有效地降低芯线导体的电容值和衰减值,而且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2、本实用新型中芯线组件内的芯线导体包覆有一特多龙线层,由于特多龙线层具有耐热、耐晒、耐损性强、拉断强度大等优点,大大提高了芯线导体的使用寿命,即提高了传输线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中芯线组件内的芯线导体外设置有副铝箔麦拉带及主铝箔麦拉带,增强了传输线的屏蔽效果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芯线组件经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体 2主铝箔麦拉带 20第一容腔 21主麦拉层
22主铝箔麦拉层 23第一地线 3芯线组件 30第二容腔
31芯线导体 32绝缘层 33副铝箔麦拉带 331副铝箔麦拉层
332副麦拉层 34第二地线 35特多龙线层 4导线
41导体 42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所示,一种传输线,该传输线包括一绝缘体1、安装于绝缘体1内的主铝箔麦拉带2、第一地线23、导线4及芯线组件3。
具体而言,绝缘体1位于所述传输线的最外层,同时作为传输线的保护层,其中,该绝缘体1采用PU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添隆,未经萧添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9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梅花方型两切分孔型系统的导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包角辊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