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梯形充气芯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0278.0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5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刚;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恒洋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32 | 分类号: | B28B7/32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孙廷玉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形 充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气芯模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梯形充气芯模。
背景技术
在桥梁横梁等领域,根据设计的需要,在梁体内预留梯形孔。目前生产该梁体时主要采用木模和钢模,采用木模和钢模存在以下缺陷:混凝土浇筑时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导致钢模板奇热无比,要在通风透气性好的地方进行浇筑,而且模板存在的缝隙会有漏浆现象的出现,还有一些小孔径的梁板,人身根本无法入内进行操作,这些都对拆模造成一定的困难。木模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浪费木材;且固定和脱模比较困难,周转次数也比较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设计者采用充气芯模,但由于充气芯模构造的原因,生产出的梯形预留孔形状达不到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梯形孔符合要求、施工方便、可重复使用、脱模方便快捷的梯形充气芯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外模层和充气内模,所述充气内模为两个上下排列第一充气内模和第二充气内模,所述第一充气内模和第二充气内模在充气状态下的形状为两端为半圆形、中间为矩形,所述第一充气内模中间矩形的长度比所述第二充气内模中间矩形的长度长,在所述外模层四角与充气内模之间设置有三角支撑。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在所述第一充气内模和第二充气内模相对一侧两端分别设置有圆柱形支撑;
所述圆柱形支撑为第三充气内模和第四充气内模;
在所述第一充气内模和第二充气内模内侧设置有上下的定型拉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梯形充气芯模,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外模层和充气内模,所述充气内模为两个上下排列第一充气内模和第二充气内模,所述第一充气内模和第二充气内模在充气状态下的形状为两端为半圆形、中间为矩形,所述第一充气内模中间矩形的长度比所述第二充气内模中间矩形的长度长,在所述外模层四角与充气内模之间设置有三角支撑,需要浇筑梁体时,首先将充气内模充气,在充气内模和三角支撑的作用下,外模层的外侧面呈梯形,此时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凝固后,将充气内模内的气体放掉,取出该梯形充气芯模即可,梯形孔符合要求、施工方便、可重复使用、脱模方便快捷;其二,由于在所述第一充气内模和第二充气内模相对一侧两端分别设置有圆柱形支撑,防止了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挤压第一充气内模和第二充气内模相对一侧两端,造成梯形预留孔变形,不符合设计要求;其三,由于所述圆柱形支撑为第三充气内模和第四充气内模,使用更加方便;其四,由于在所述第一充气内模和第二充气内模内侧设置有上下的定型拉筋,防止了充气时第一充气内模和第二充气内模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梯形充气芯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梯形充气芯模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梯形充气芯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外模层1和充气内模2,充气内模2为两个上下排列第一充气内模3和第二充气内模4,第一充气内模3和第二充气内模4在充气状态下的形状为两端为半圆形、中间为矩形,第一充气内模3的中间矩形的长度比第二充气内模4中间矩形的长度长,在外模层1的四角与充气内模2之间设置有三角支撑5。需要浇筑梁体时,首先将第一充气内模3和第二充气内模4充气,在第一充气内模3和第二充气内模4和三角支撑5的作用下,外模层1的外侧面呈梯形,此时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凝固后,将第一充气内模3和第二充气内模4充气内的气体放掉,取出该梯形充气芯模即可,梯形孔符合要求、施工方便、可重复使用、脱模方便快捷。
在第一充气内模3和第二充气内模4相对一侧两端分别设置有圆柱形支撑6、7,圆柱形支撑6、7可以为第三充气内模6和第四充气内模7,还可以其他填充物,,防止了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挤压第一充气内模3和第二充气内模4相对一侧的两端,造成梯形预留孔变形,不符合设计要求。
在第一充气内模3和第二充气内模4内侧设置有上下的定型拉筋8,防止了充气时第一充气内模3和第二充气内模4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实用新型梯形充气芯模结构相同,就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恒洋工程橡胶有限公司,未经衡水恒洋工程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0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量分配模块
- 下一篇:直接生产车用尿素溶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