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节能型油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0577.4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9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薛永生;薛大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大源 |
主分类号: | F23D11/38 | 分类号: | F23D11/3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刘爱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节能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炉、窑使用的油枪,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式节能型油枪,尤其适用于粘度较大的燃料油,如重油、渣油、原油、焦油、沥青油、奥里油等。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在用的燃油锅炉和工业炉窑的核心部件燃烧器,除国内生产外,大部是从国外引进的。其中燃烧器的关键部件是油枪(喷油嘴),且要达到燃油良好的雾化效果,主要取决于油枪的内部结构。过去,燃油锅炉燃烧器所使用的油枪大部是按照粘度比较低的轻柴油为燃料采用机械雾化方式设计的。近年来由于柴油的价格成本快速向上攀升,一些使用燃油锅炉的企业燃油成本飞速增长,达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这些单位和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迫切需要价格便宜的燃料油,这种燃油就是重油、渣油、煤焦油或其中加入稀料调和而成的调和油,它们的粘度普遍较大,雾化效果差。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结构形式的介质(压缩空气、蒸汽)雾化油枪,它们适合在大型锅炉上使用。对于小型锅炉和工业窑炉仍然达不到完全燃烧的效果,极易造成积碳、在烟道中二次燃烧现象严重,冷炉点火困难,长时间冒黑烟,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也浪费了大量的能源。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2212165.6公开了一种“工业炉用重油蒸汽介质雾化油枪”,它由机体和机芯构成,芯体内有油通道,油通道一端通进油管,另一端接喷油孔,芯块与机体之间有气通道,气通道一端通进气管,另一端接喷气孔,机头上喷口,喷口与喷油孔之间为介质混合室,以旋转加速的方式与燃油均匀混合,并对燃油预热,然后喷出、雾化和燃烧。可提高混合、雾化和燃烧效果,可冷炉点火,节能,结构简单,但由于气流对燃油的冲击力弱,造成雾化效果不是很理想,并且气、油混合的时间很短,部分油粒还未充分雾化便进入燃烧,容易影响完全燃烧,尾气中会附带出现黑烟,从而污染空气,达不到国家法定的环保要求。
中国发明专利ZL200710054152.X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油枪,含有枪帽、雾化腔体、气体压缩腔体、气体导管、燃油导管、一次雾化阀、二次雾化阀和油气混合阀,所述油气混合阀上设置有轴向气体通道和径向气体通道,所述径向气体通道的外端与轴向气体通道的前端连通,所述枪帽上设置有喷射孔。该发明前端采用了多次雾化技术,能够充分雾化燃油,缩短油气混合时间,提高使用效率和效果,能避免使用低质燃油燃烧不完全所出现的黑烟及管道积碳二次燃烧,从而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但是对于粘度更大一些的重油和焦油来说,其雾化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所以仍然还会出现燃油燃烧不完全所出现的黑烟及管道积炭二次燃烧,同样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同样达不到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尤其适用于粘度更大的重油和焦油,油气混合效果更好,能够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复合式节能型油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式节能型油枪,包括内枪帽、内雾化腔体、内气体压缩腔体、一次气体导管、燃油导管、一次雾化阀、二次雾化阀和油气混合阀,还包括外枪帽、外雾化腔体、外气体压缩腔体和二次气体导管,所述外枪帽、外雾化腔体和外气体压缩腔体分别套装在内枪帽、内雾化腔体和内气体压缩腔体的外侧,内、外枪帽的下端分别与内、外雾化腔体上端连接,内雾化腔体内腔前端设置有所述二次雾化阀,内、外雾化腔体与内、外气体压缩腔体之间设置有所述一次雾化阀,内、外雾化腔体的下端同时与一次雾化阀的上端连接,内、外气体压缩腔体的上端同时与一次雾化阀的下端连接,内、外气体压缩腔体下端面均封闭,其后端侧壁分别与一次气体导管和二次气体导管固定且连通,内气体压缩腔体后端从外气体压缩腔体下端面伸出并与其固定在一起,所述一次雾化阀上设置有二次轴向气体通道,一次雾化阀后端内腔设置有所述油气混合阀,所述燃油导管前端与油气混合阀下端连接,其后端从内气体压缩腔体后端面伸出并固定在一起,并且燃油导管前端与油气混合阀内的缩径中心孔连通,所述油气混合阀上设置有一次轴向气体通道和一次径向气体通道,所述一次径向气体通道的外端与一次轴向气体通道的前端连通,其内端与缩径中心孔的前端连通,所述内、外枪帽上分别设置有喷射孔。
所述油气混合阀上设置的一次轴向气体通道和一次径向气体通道均为凹槽,其中,一次轴向气体通道位于油气混合阀的外圆周面上,一次径向气体通道位于油气混合阀的前端面上,并且油气混合阀的前端面和一次雾化阀后端内腔的前端面接触,其外圆面和一次雾化阀的后端内腔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大源,未经薛大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0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线圈可调绕线模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折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