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路水冷旋转轴式真空动密封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0774.6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9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树深;梅丽文;张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C23C14/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5105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旋转轴 真空 密封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烘烤(镀膜)容器中需由外部输入动力的真空动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能够实现真空旋转轴式传递动力的密封器件。
背景技术
在通用真空(镀膜)容器中,内部所需动力通常都是通过动密封器件由容器外部传递进来的。常规工况下的旋转轴动密封组件型式主要有:橡胶密封圈型、磁流体密封型、磁力传动型、液态金属型几种。
然而,在有烘烤要求的真空(镀膜)容器中的烘烤温度一旦超过密封材料的工作温度,就会使真空动密封器件中的构件和轴承过热,从而使得密封材料产生老化、磁耦合材料产生退磁、低熔点密封材料升华等问题,严重影响动密封器件的密封性能。因此,有烘烤要求的真空(镀膜)容器,要保证动密封器件具有良好的真空动态密封和动力传递性能,必须给予良好的冷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双路水冷旋转轴式高真空动密封器件。本实用新型采用橡胶密封圈型式的旋转轴动密封结构,通过增加双水冷却结构来解决容器内过高的烘烤温度对密封材料和构件的影响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双路水冷旋转轴式真空动密封器件,包括动力旋转轴,动力旋转轴通过轴承与密封座传动连接,轴承外设有通过六角螺钉连接的轴承压盖,还包括弹性挡圈,动力旋转轴的中心钻有孔,导水管插入动力旋转轴的中心孔内,且中心孔的开口端通过导水孔补芯封堵;进水嘴与导水管的内部相连通,导水管的末端与导水管与动力旋转轴的中心孔的内部之间夹层相通,最后与出水嘴相通,且进水嘴和出水嘴都安装在水冷密封座上。
动力旋转轴与水冷密封座的两接触面上进水嘴和出水嘴之间设有将冷却进水和出水隔断的第一O型密封圈;动力旋转轴与水冷密封座的两接触面上,进水嘴和出水嘴的两外侧边分别设有减压和密封双重作用的第二O型密封圈;动力旋转轴与水冷密封座的两接触面上,靠近动力旋转轴的中心孔的开口端设有起对冷却水第二道密封作用的骨架油封。
密封座内部设有空腔,空腔上连通有外部冷却进水嘴和外部冷却出水嘴。
密封座上通过螺栓连接绝缘套和绝缘板。
静密封座上切有环状冷却沟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动力旋转轴与插入动力旋转轴的导水管构成的冷却水通道,对动力旋转轴以及轴承、骨架油封以及填充的真空脂等材料和构件进行了充分冷却,避免了烘烤高温对它们的影响;水冷密封座上设计的配、汇水环与旋转轴上的进、出水侧孔,解决了将冷却水导入旋转轴的难题。另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尺寸紧凑、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齿形)带轮;2.端盖;3.第一挡圈;4.止退圆螺母;5.平键;6.骨架油封;7.第一内六角螺钉;8.第二O型密封圈;9.水冷密封座;10.出水嘴;11.第二内六角螺钉;12.轴承;13.第二挡圈;14.真空脂杯;15.隔环;16.动密封座出水嘴;17.六角螺栓;18.绝缘套;19.绝缘板;20.密封座;21.橡胶密封圈;22.第三内六角螺钉;23.轴承压盖;24.导水管;25.动力旋转轴;26.轴承;27.骨架油封;28.动密封座进水嘴;29.弹性挡圈;30.漏水检测环;31.第四内六角螺钉;32.轴承压盖;33.第一O型密封圈;34.进水嘴;35.导水孔补心。
具体实施方式
双路水冷旋转轴式真空动密封器件,包括动力旋转轴25,动力旋转轴25通过轴承12(26)与密封座20传动连接,轴承12(26)外设有通过第三内六角螺钉22连接的轴承压盖23(32),还包括弹性挡圈29,动力旋转轴25的中心钻有孔,导水管24插入动力旋转轴25的中心孔内,且中心孔的开口端通过导水孔补芯35封堵;进水嘴34与导水管24的内部相连通,导水管24的末端与导水管24与动力旋转轴25的中心孔的内部之间夹层相通,最后与出水嘴10相通,且进水嘴34和出水嘴10都安装在水冷密封座9上。
动力旋转轴25与水冷密封座9的两接触面上,进水嘴34和出水嘴10之间设有将冷却进水和出水隔断的第一O型密封圈33;动力旋转轴25与水冷密封座9的两接触面上,进水嘴34和出水嘴10的两 外侧边分别设有减压和密封双重作用的第二O型密封圈8;动力旋转轴25与水冷密封座9的两接触面上,靠近动力旋转轴25的中心孔的开口端设有起对冷却水第二道密封作用的骨架油封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未经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0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