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铸机热坯高温热能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1655.2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9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马西波;刘洪滨;付强;张荣明;于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前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B22D11/1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657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铸机热坯 高温 热能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利用,特别是指一种连铸机热坯高温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般情况下连铸机热坯在二冷室至火焰切割机间热坯温度在960-780℃左右,在拉矫机拉坯、矫直、铸坯运行过程中,高温连铸热坯向空气中大量散热,造成很多热损,此部分热量既无利用回收,又增高了连铸机周边区域的环境温度。
专利号为89214611.7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连铸坯热装步进式保温炉,主要采用步进式保温炉与加热炉采用烟道连通,并设有轮轴方向调整机构,加热炉烟气通过烟道向保温炉提供余热,使连铸热坯于600-700℃在保温炉内保温或使用烧嘴将冷坯料加热至同样温度,然后在送至加热炉加热至轧制温度。上述步进式保温炉位于轧钢加热炉附近,此装置未涉及到对连铸机三冷区和切前区连铸热坯的高温热能的回收利用。另外,连铸坯热装步进式保温炉将加热炉余热引至连铸坯热装步进式保温炉对连铸机热铸坯进行保温、利用加热炉余热和烧嘴对连铸机冷铸坯进行加热,消耗外界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机热坯高温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可有效利用连铸机三冷区及切前区连铸热坯所散发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连铸机热坯高温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连铸机、加热炉、与加热炉连通的加热炉常温空气管道、加热炉鼓风管道、加热炉煤气管道、加热炉蓄热器;加热炉常温空气管道设置有电动蝶阀,在位于连铸机三冷区及切前区的上方设置耐高温集热罩,该耐高温集热罩收集的热能在高温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管路输送至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还有:
当加热炉检修不需要连铸机热坯热能时,或当连铸机检修无连铸机热坯热能时,耐高温集热罩收集的余热为零。为满足以上情况,优选的结构设计是,所述的管路中还包括第二路输出,该路输出是耐高温集热罩收集的热能在引风装置的作用下通过管路、放散电动蝶阀、放散烟囱与外部连通。
为进一步利用余热,优选的结构设计是,管路中还包括第三路输出,该路输出是耐高温集热罩收集的热能在引风装置的作用下通过管路、第一热能收集电动蝶阀、第二高温收集管道接余热利用装置。
耐高温集热罩可以采用多种有利于收集热量的形式,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其中较为优选的结构设计是,耐高温集热罩包括设置于三冷区导向辊上表面连铸热坯上方的三冷区集热罩,设置于切前辊上表面连铸热坯上方的切前区集热罩。
耐高温集热罩输出的热量输送到加热炉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有利于输送且热损较小的方式。其中较为优选的方式是,三冷区集热罩以及切前区集热罩的输出在高温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管路输送至加热炉,管路中设有第二热能收集电动蝶阀。
更为优选的结构设计是,所述的管路包括与三冷区集热罩连通的三冷区热能收集汇总管,与切前区集热罩连通的切前区热能收集汇总管,第一高温收集管道;三冷区热能收集汇总管以及切前区热能收集汇总管的输出与第一高温收集管道连通,第一高温收集管道的热量输出在高温风机的作用下,经第二热能收集电动蝶阀、加热炉鼓风管道、加热炉蓄热器输送至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了连铸机三冷区(二冷室下方至拉矫机间、此区间连铸机热坯无喷水冷却)和切前区(拉矫机至火焰切割机前)连铸热坯的热量,并将其输出与轧钢加热炉配套使用,结构简单巧妙。
2、利用连铸机热坯回收的热能对加热炉铸坯进行加热。与使用常温助燃空气的加热炉相比,可以节省高炉煤气消耗。据计算,利用连铸热坯回收的热风比利用正常环境温度下的空气作为助燃空气加热加热炉铸坯至轧制温度,每吨铸坯可节省高炉煤气3.94 Nm3,节能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前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前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16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球扣球训练网架
- 下一篇:用于高楼逃生机的导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