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气系统及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2137.2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8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虞君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君道 |
主分类号: | E03D9/16 | 分类号: | E03D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器水箱内的吸气系统及便器,尤其涉及一种向水箱内进水的吸气系统及有上下存水弯的双水封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便器水箱内的进水阀,都只有一个向水箱内进水的功能,现有的普通便器都只有一个存水弯一个水封,在排污管道的过球直径超过5cm的情况下,很难使便器在用水量为3升时仍能冲洗干净。
为了解决上述这种在排污管道的过球直径超过5cm的情况下用水量大的问题,中国专利200620147411.4权利要求1中提出了,在上下存水弯之间有“受压空气管道”,水箱中具有“加压系统”的一种坐便器;
中国专利200880020357.9权利要求1中提出了,有“加压空气源(42),其结合至所述排污通道以在每次冲洗之前在所述排污通路中形成高于大气压力的正空气压力”,与“所述容器上部腔室部分结合至所述排污通路以向所述排污通路供应加压空气”的一种马桶;
结合上述二份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其所述的“受压空气管道”与“排污通路”其实是排污通道中的同一部位,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在每次冲洗之前上述二份专利中的“受压空气管道”与“排污通路”都有高于大气压力的正空气压力;
其所述水箱中的“加压系统”与“加压空气源(42)”其实也是差不多的用于加压的类似装置,主要用于向“受压空气管道”与“排污通路”加压。
从当前的坐便器节水技术看,上述二项实用新型是最为先进实用的,国内有许多大型专业厂家对此进行了研究,也重新申请了专利,如专利号为201120004086.7与201120131690.6的专利,其实201120004086.7与201120131690.6专利的实质都与200620147411.4与200880020357.9专利一样,只不过换了一种书写形式而已,根本没有新的实用新型点。
虽然200620147411.4与200880020357.9专利从坐便器的节水及冲洗效果来说是当前最为先进实用的,但也存在部分小小的缺陷,如配件安装比较麻烦,体积过大,导致水箱体积也过大,影响美观,另外,虽然200880020357.9专利中靠加大加压空气源(42)的容器体积解决了小便等少量水加入便盆中而又不按排水钮使水箱排水时的,上存水弯及水箱中的水被虹吸出去的问题,但当稍多量的水直接倒入便盆中而又不按排水钮使水箱排水时,上存水弯及水箱中的水还会渐渐地被虹吸出去,导致进水阀开启,水箱一方面不知不觉地一直进水,另一方面水箱中的水又一直被虹吸出去,且这种状态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普通用户很难发现,从而浪费大量的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气系统,及在排污管道的过球直径超过5cm的情况下,不用向存气排污通道(“受压空气管道”或“排污通路”)加压而仍能节水,当大量的水直接倒入便盆中而又不按排水钮使水箱排水时,上存水弯及水箱中的水不会被虹吸出去的便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气系统,安装在水箱(23)内,有进水主体(13)、浮筒(16)、补水软管(15)、封水杠杆、封水片、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主体(13)上有补水管(14),所述补水软管(15)的一端套在所述补水管(14)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吸气罐(1)、吸气罐盖(9)、单向排气阀盖(19)、单向排气阀片(20)、导气管(22);
所述吸气罐(1)上有吸气腔(8)、吸气管(2)、浮筒腔(5),所述吸气腔(8)下部开口,所述吸气管(2)上有单向排气阀腔(3),所述单向排气阀腔(3)内有排气孔(4),所述排气孔(4)连通所述单向排气阀腔(3)与所述吸气管(2)的内上部,所述吸气罐盖(9)上有排水口(10);
所述浮筒(16)安装在所述浮筒腔(5)内,所述吸气罐(1)安装在所述进水主体(13)上,且所述吸气腔(8)的下部开口朝下,所述吸气罐盖(9)盖在所述吸气腔(8)下部的开口处,所述单向排气阀片(20)安装在所述排气孔(4)上,所述单向排气阀盖(19)盖在所述单向排气阀腔(3)上;
所述导气管(22)的上端(c)在所述吸气管(2)中,且高于所述水箱(23)内的最高水位(b);
所述水箱(23)内的最高水位(b)不高于所述吸气腔(8)的上端面(a),所述吸气管(2)内部的上端面(d)高于所述吸气腔(8)的上端面(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君道,未经虞君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2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