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进气涡流流道结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2448.9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0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金;刘婷婷;刘忠民;彭章明;朱泽飞;元广杰;苏少辉;龚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37/22 | 分类号: | F02B37/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涡流 结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变进气涡流流道结构装置,使发动机进气流道装置与控制流道内置叶片、产生不同涡流强度进气。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能量转换装置,驱动各种不同的工作机械。一般来说,发动机是按照工作机械的额定负载设计或匹配的。工作机械的负载变化,要求发动机喷油量随之改变,从而引起发动机工况的变化。发动机喷油量的变化,要求进气量及进气的涡流强度随之改变,使油气混合均匀、燃空比良好、燃烧充分,以达到燃油经济与排放低的目的。因此,控制进气涡流强度是解决柴油机在不同转速条件下燃油经济性和排放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推出了各种进气流道结构,其目的是为了加强进气涡流强度,使油气混合更加均匀、燃烧更加充分。这些流道结构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工况设计的,无法适应柴油机在不同转速、不同负载的变工况要求。因此,发明一种在线可调的可变进气涡流流道结构装置与控制方法,以适应在柴油机不同工况下,缸内燃油雾化和燃烧过程对进气涡流强度的要求,实现进气涡流与燃油喷射过程的合理匹配,从而进一步优化燃烧过程,提高柴油机整机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能,减少尾气排放。尤其对提高柴油机低速运行性能更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柴油机现有进气装置产生涡流强度低、不能在线调节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线可调的可变进气涡流流道结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装置呈环形结构,安装在柴油机气缸套的进气口处,具体包括叶片组件、驱动器、钢丝绳、驱动轴、驱动杆;装置与柴油机气缸套进气口对应的环形圆周上开有多个扇形进气口,扇形进气口中安装有叶片组件,且叶片组件的首尾叶片沿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分别与钢丝绳相连,形成闭式链路;驱动器安装在相邻两个叶片组件之间的装置上,驱动器中安装有驱动轴,钢丝绳盘绕在驱动轴上,驱动轴上固定有驱动杆,驱动轴能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带动盘绕在驱动轴上的钢丝绳;
所述的叶片组件是由多个叶片、转轴、连杆组成,叶片为流线型或平板型,转轴安装在装置上靠柴油机气缸侧扇形进气口的上下面上,可灵活转动,用于固定叶片的一端;连杆连接相邻两个叶片的另一端,其长度与相邻两个叶片的转轴间距相等,从而使相邻两个叶片形成平行四边形形状,以便数片叶片联动自如。
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驱动器的驱动轴与柴油机的油量调节杆或调速器连接,当柴油机在低速下运行时,油量调节杆或调速器使驱动器上的驱动轴偏转,拉动钢丝绳使叶片组件所有叶片同步、同向沿转轴偏摆转动,形成可变切向角的进气流道,调节空气沿更接近于切线的方向进气,从而提高了进气涡流强度,达到了在低速下能使油气混合更加均匀、燃烧更加充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般来说,柴油机在低速下运行时,由于进气涡流弱,使油气混合不均匀、燃烧不充分。本实用新型可以随柴油机转速的变化,在线调节进气涡流强度,特别在低速下,可以明显增加进气涡流强度,从而解决了柴油机低速下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叶片组件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驱动器结构图。
图中,柴油机气缸1、装置2、叶片组件3、驱动器4、叶片5、转轴6、连杆7、钢丝绳8、驱动轴9、驱动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可变进气涡流流道结构装置,包括叶片组件3、驱动器4、叶片5、转轴6、连杆7、钢丝绳8、驱动轴9、驱动杆1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2,安装在柴油机气缸1的外圆上,装置2的进气口对准柴油机气缸1的进气口,形成柴油机进气流道。
如图2所示,装置2的进气口为扇形状,进气口对准柴油机气缸1的进气口,且沿准柴油机气缸1环周均匀分布;装置2的进气口中安装有叶片组件3,且在两个进气口之间安装有驱动器4,驱动器中的驱动轴能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带动盘绕在驱动轴上的钢丝绳8;装置2上的各叶片组件3的首尾叶片依次用钢丝绳相连,驱动器4两旁叶片组件3的首尾叶片通过驱动轴上的钢丝绳相连。这样,驱动轴转动就可以带动所有叶片组件中的叶片转动,从而形成不同切向角的进气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24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蠕动泵的测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矿用设备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