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踝储能假脚脚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2551.3 | 申请日: | 201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1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谢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华 |
主分类号: | A61F2/66 | 分类号: | A61F2/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踝储能假脚脚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了现有的假脚脚芯在使用时存在的行走困难不自然、使用寿命短、稳定性和适用性差、适用范围窄等问题的低踝储能假脚脚芯。
背景技术
对于下肢截肢的患者来说,假脚是其所配置假肢中的重要功能性部件。目前国产假脚多为木头、工程塑料、橡胶、聚氨酯等材料制成,其代替正常足功能的效果较差,在使用者从站立中期进入蹬离期时很不自然流畅,同时上部金属踝连接件的前侧边缘和碳纤维底板接触点间的应力较为集中,造成脚芯的使用寿命很短,给使用者增加了负担;在使用时现有的脚芯的跟部变形严重,缺乏足蹬地时能产生的蹬地反作用力,这造成使用者使用很不方便,稳定性和适用性很差;另外,现有的脚芯只能用于高位截肢的人群,对踝关节离断的截肢者不能使用,通用性很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行走方便自然、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和适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且生产成本低的低踝储能假脚脚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踝储能假脚脚芯,包括金属踝连接件,所述的金属踝连接件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碳纤维底板、金属跟块以及碳纤维后跟片组成的之字状结构,其中金属踝连接件前部与碳纤维底板中部之间设置有前缓冲块,金属跟块后部与碳纤维后跟片中部之间设置后缓冲块。所述的金属踝连接件的后端与碳纤维底板的后端之间通过上连接螺栓连接。
所述的金属跟块的前端与碳纤维后跟片的前端通过下连接螺栓连接,碳纤维后跟片的后端向下方倾斜。
所述的碳纤维底板的整体为弧形状结构,碳纤维底板的中前部为设置有沿纵向正中分布沟槽的分趾状结构。
所述的碳纤维后跟片为无弧度的平板状结构。
所述的金属踝连接件顶端到碳纤维后跟片末端之间的高度不大于60毫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碳纤维底板和金属踝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前缓冲块,这样使用者从站立中期进入蹬离期时在前缓冲块的作用下更加的自然流畅,同时解决了上部金属踝连接件的前侧边缘和碳纤维底板接触点间的应力集中问题,延长了脚芯的使用寿命,减轻了使用者的负担;
2)金属跟块后部与碳纤维后跟片中部之间设置后缓冲块,这样使用者在足跟着地时该缓冲块限制了跟部过渡变形,让足跟着地过程更自然、平稳;在遇到使用者体重增加或身负重物时,在前缓冲块和后缓冲块的作用下脚芯的结构高度不会过分降低,增加了脚芯整体的稳定性;
3)碳纤维底板的整体为弧形状结构,碳纤维底板的中前部为设置有沿纵向正中分布开槽的分趾状结构,能使用各种复杂的路面,使本实用新型的脚芯对凹凸路面的适应性更强;
4)本实用新型低踝储能假脚脚芯的整体高度不大于60毫米,不仅高位截肢者可以使用,即使踝关节离断的截肢者也可以装配,范围更广;
5)碳纤维后跟片为平板状,加工容易,降低了本实用新型脚芯脚芯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踝储能假脚脚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低踝储能假脚脚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低踝储能假脚脚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低踝储能假脚脚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碳纤维底板 2、前缓冲块 3、金属踝连接件 4、上连接螺栓 5、金属跟块 6、下连接螺栓 7、碳纤维后跟片 8、后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低踝储能假脚脚芯,包括金属踝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踝连接件3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碳纤维底板1、金属跟块5以及碳纤维后跟片7组成的之字状结构,其中金属踝连接件3前部与碳纤维底板1中部之间设置有前缓冲块2,金属跟块5后部与碳纤维后跟片7中部之间设置后缓冲块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华,未经谢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2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压力显示的灭火器
- 下一篇:下肢摄影体位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