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量追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2615.X | 申请日: | 201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0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韩帅;王允庆;王照青;朱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开发区华为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17 | 分类号: | G01R11/17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06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量 追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量追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能计量装置(电表)异常状态的类型比较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按照发生异常的直接后果,可以分为电能计量异常(如电能表少计或不计电量)和计量装置损坏(如电能表损坏,互感器损坏,设备铭牌损坏和计量柜铅封损坏等)两类;
按照发生异常的位置,可以分为计量回路异常(包括电压、电流互感器异常,计量电压和计量电流回路异常等),电能表内部异常和计量柜异常等;
按照异常状态的技术表征,可以分为计量电压异常,计量电流异常,功率因数异常,相关信号(开关量)异常,日(月)累积电量异常,线损率异常等;
按照异常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人为异常和非人为异常两类,前者包括窃电行为造成的异常和人为过失造成的异常,后者包括计量装置故障造成的异常以及系统扰动造成的异常等。
由于电能计量装置异常等因素,使电能计量与实际电能消耗出现偏差甚至严重失衡,从而使供、用电双方不能公平、公正地进行电能费用结算,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检查,电力部门一般采用电能表现场校验仪、相序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出必需的电参量,在人工分析得出错误结果,既费时又费力,还容易出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量追补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电能计量装置出线异常,使电能计量与实际电能消耗出现偏差甚至严重失衡时,通过电能表现场校验分析的方式进行电量追补的方式,既费时又费力,还容易出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量追补设备,所述电量追补设备设有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个通讯串口,所述串口与电能计量装置连接, 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与所述若干个串口通讯连接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对所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电量追补的处理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控制面板和触摸显示屏。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接线方式包括单相型、三相三线V/v型、三相三线Y/y型和三相四线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量追补设备设有壳体,壳体上设有若干个通讯串口、控制面板和触摸显示屏,壳体内设有与所述通讯串口连接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电量进行追补,实现当电能计量装置出线异常,使电能计量与实际电能消耗出现偏差甚至严重失衡时,方便快捷的对电量进行追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量追补设备的构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量追补设备的处理器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方式选取界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参数输入提示界面;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追补计算结果显示界面;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追补结果的相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量追补设备的构架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量追补设备设有一壳体1,该壳体1上设有若干通讯串口2,该通讯串口2主要连接电量技能装置3和打印机4等输出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该壳体1内设有与所述通讯串口2连接的主板5,其中,该主板主要用于承载线路信号,与其他硬件设备的主板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该主板5上设有处理器6,该处理器6用于对误差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电量追补。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上还设有与处理器6连接的控制面板和触摸显示屏(图中未显示)。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电量追补设备用于对由于误差接线而导致的电能计量与实际电能消耗出现偏差甚至严重失衡时电量的追补计算,方便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处理器6作为追补电量的核心部件,如图2所示,其具体包括:
接线方式选取单元61对电能计量装置3的接线方式进行选取,其中,该接线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单相型、三相三线V/v型、三相三线Y/y型和三相四线型;
计算单元62与接线方式选取单元61连接,该计算单元62调用相应的电量计算函数,计算追补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开发区华为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开发区华为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2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穿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流定位认证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