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浇装配式预应力桥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3174.5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龙炳煌;倪娜;杨俊荣;何栋;姜正良;童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炳煌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19/02;E01D19/00;E01D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预应力 桥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浇装配式预应力桥梁结构,可用于城市桥梁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工期,减轻桥梁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由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组成的城市立交道路系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城市干道立交建设逐渐进入鼎盛时期。然而,我国城市桥梁施工工艺落后,施工周期长,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尽管一些城市桥梁使用了钢箱梁,但桥墩和桥台仍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这种在中心城区大规模现场浇筑的建桥工艺,给城市交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道路作为施工场地被长期占用,交通受到严重的阻挠;施工噪音、粉尘、污水及施工材料的堆放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施工周期长,人力、物力资源消耗大,施工效率低;受条件的限制,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等。寻找一种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的桥梁结构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加快城市桥梁施工速度、缓解交通拥堵、减轻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浇装配式预应力桥梁结构,它由桥墩、桥台和上部结构三个部分组成。这种桥梁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在工厂生产,现场拼装,能够大大缩短工期、减轻桥梁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整浇装配式预应力桥梁结构,由桥墩、桥台和上部结构三个部分组成,所述桥墩、桥台和上部结构全部由预制构件组成,桥墩、桥台和上部结构三个部分采用整浇装配式现场拼装成一整体桥梁结构,上部结构支撑在桥墩和桥台上;所述桥墩由桥墩基础、墩身、盖梁三种预制构件组成,墩身设置于桥墩基础上方,盖梁设置于墩身上方,桥墩基础、墩身及盖梁连成整体,桥墩的预应力张拉端和锚固端设置有预埋钢板,盖梁的顶部设置有支座预埋件,桥墩基础内设有后浇混凝土。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桥台由桥台基础和台身两种预制构件组成,台身和桥台基础内设有后张预应力钢筋和后浇混凝土,台身的后张预应力钢筋伸入桥台基础内部,台身和桥台基础通过该后张预应力钢筋和后浇混凝土拼装成整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部结构由槽板、箱型框架、桥面板三种预制构件组成,槽板和箱型框架间隔组合,桥面板铺装在箱型框架上,槽板、箱型框架和桥面板内设有预应力钢筋,槽板、箱型框架和桥面板通过后浇混凝土拼装成整体,槽板、箱型框架和桥面板上设有桥面叠合层。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桥墩的盖梁和桥墩基础的顶面均留有施工检修孔。
桥墩、桥台和上部结构等全部由预制构件组成。按照桥梁设计规范,对这种桥梁结构的各个构件分别进行设计;将这些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养护达到标准后拆模,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在现场进行吊装,通过预应力技术和后浇混凝土技术将它们拼装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受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桥梁结构构造简单,受力明确,施工方便,便于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从而大大缩短工期,节省模板和支撑,降低劳动强度,且有利于桥梁的监测和维护,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桥墩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桥墩盖梁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桥墩横桥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桥台基础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台身构件平面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台身构件平面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桥台顺桥向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箱型框架及槽板平面布置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桥面构件平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结构横桥向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结构顺桥向剖视图。
图中:1.桩,2. 桥墩基础,3.墩身,4. 盖梁,5. 桥台基础,6.台身(包括L型形和工字形),7. 箱型框架,8. 槽板,9. 桥面板,10. 桥面叠合层。
具体实施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炳煌,未经龙炳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3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