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3348.8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5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电脑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定位转轴的改进,特别涉及用于笔记本电脑液晶屏与电脑底座之间结合与分离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电脑液晶屏只有打开、闭合两种状态,但是某些使用场合需要将液晶屏分离开,而现有的技术达不到该要求,需要时只能将整台电脑拆开且不能单独使用,造成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连接机构,不仅能提供连接的液晶屏相对电脑底座转动定位,而且能与电脑底座分离,操作十分方便,满足特定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连接机构,安装于电脑液晶屏与电脑底座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插式固定于该电脑底座的固定本体和滑动固定于该固定本体的滑板,其中:
1)该固定本体与该电脑底座分别对应设有便于插入固定的固定板和插槽;
2)该滑板至少设有一个卡钩,在该固定板插入固定于该插槽的同 时,该卡钩能伸入并锁紧于该电脑底座上对应卡座;
3)该固定本体两侧通过两心轴分别转动固定于该电脑液晶屏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固定板与该插槽至少分别设有便于插入定位的一个定位凸部和一个定位凹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滑板两侧并排设有两个该卡钩,而该电脑底座对应设有两个该卡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滑板设有多个槽孔,并通过活动穿过对应该槽孔的螺栓固定于该固定本体,该滑板还设有一个滑块,该滑块活动穿过该固定本体上槽形口后固定于该滑板,实现拨动该滑块连带该滑板相对该固定本体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滑板与该固定本体之间还设有便于驱动该滑板上卡钩始终滑向该电脑底座上卡座的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一端固定该滑板另一端固定该固定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两心轴一端分别通过两活动支架固定于该电脑液晶屏两侧,每个心轴另一端分别活动穿过固定支架和多个盘形弹片后,再旋固螺母,该两固定支架分别固定于该电脑底座,并且该盘形弹片上通孔与心轴对应侧部分别设有能实现轴向滑动径向转动的止转面和定位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该固定支架与该盘形弹片之间,每个心轴还分别活动穿过油槽片、凹轮片和凸轮片,对应每个心 轴上定位面,该油槽片和凸轮片分别对应设有能与对应心轴实现轴向滑动径向转动的止转面,该凹轮片设有一个能转动定位于对应固定支架上的档位凸部,该凹轮片和该凸轮片分别对应设有凹部和凸部,便于该心轴连带活动支架与该固定支架转动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所述笔记本电脑连接机构,包括接插式固定于该电脑底座的固定本体和滑动固定于该固定本体的滑板,该固定本体两侧通过两心轴分别转动固定于该电脑液晶屏两侧,而该固定本体与该电脑底座分别对应设有便于插入固定的固定板和插槽,并且该滑板至少设有一个卡钩,在该固定板插入固定于该插槽的同时,该卡钩能伸入并锁紧于该电脑底座上对应卡座,这样当该卡钩伸入并锁紧于该电脑底座上对应卡座时,所述液晶屏就通过该固定本体固定于所述电脑底座,而所述电脑液晶屏又可通过两侧心轴和活动支架与所述电脑底座实现转动定位,由此实现电脑液晶屏与电脑底座分开和结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卡钩脱离卡座);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卡钩扣合卡座);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对照以上附图作如下补充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以下作详细描述:
一种笔记本电脑连接机构,安装于电脑液晶屏1与电脑底座2之间(如图7所示),包括接插式固定于该电脑底座2的固定本体3和滑动固定于该固定本体3的滑板5,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3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拉式背板取出结构
- 下一篇:玻璃生产线余热发电窑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