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握柄式手投电击发灭火弹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3441.9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2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国威;国聪;蒲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威;国聪;蒲继荣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F42B1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握柄式手投电 击发 灭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灭火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握柄式手投电击发灭火弹。
背景技术:
传统用的手投灭火弹,只具有拉环、导索由火种直接点燃和热敏线引燃的方式引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操控性、安全性和技术稳定性能差,从而达不到安全使用及时灭火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存在问题而设计提供一种以电击发的同时指示灯显示延时开始至引爆功能结束全过程达到灭火作用的一种握柄式手投电击发灭火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握柄式手投电击发灭火弹是由外壳内装有的电击发装置、爆射装置和延时引爆装置结合构成。其中,外壳是由安全保护盖、手柄、外壳定位环、外壳主体(在外壳定位环,和外壳封盖,的作用下使外壳主体,固锁定位至储药仓外围部)、外壳封盖、经承插在防水胶等作用下构成外壳整体;电击发装置是由组装板、触发开关、指示灯、电池座,电池座内衔卡有电池、点火头在输电导线的组装焊接构成电击发装置;爆射装置是由手柄内上隔绝柱(上隔绝柱的中心装有延时导索)与下隔绝柱间构成储药仓,储药仓内装有爆射药,储药仓壁的外表面与外壳主体的内表面构成干粉仓,仓内装有高效灭火剂组合构成爆射装置;延时引爆装置是由手柄内上隔绝柱中心装有延时导索,延时导索一头与电击发装置中的点火头经套管套接;另一头插入储药仓内装有爆射药里形成电击发装置和爆射装置间通过延时引爆装置中延时导索衔接结合形成系统整体,实现电击发的同时指示灯显示延时开始至引爆功能结束全过程达到灭火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携行使用安全方便,投掷距离远,灭火效率高、速度快、覆盖面宽、成本低廉,用材环保,不构成对环境污染和人及建筑物的二次伤害,适用于对山林、森林、草原及建筑物的灭火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握柄式手投电击发灭火弹结构示意图
图2、握柄式手投电击发灭火弹功能构成范围分类示意图
如图1-2所示:
握柄式手投电击发灭火弹的外壳1是由安全保护盖1-1,手柄1-2,外壳定位环1-3,外壳主体1-4,外壳封盖1-5,在外壳定位环1-3和外壳封盖1-5的作用下使外壳主体1-4固锁定位至储药仓3-3外围部组成;
电击发装置2是由组装板2-1,触发开关2-2,指示灯2-3电池座2-4,电池2-5,点火头2-6,输电导线2-7组成;
爆射装置3是由上隔绝柱3-1,下隔绝柱3-2,储药仓3-3爆射药3-4,干粉仓3-5,高效灭火剂3-6组成;
延时引爆装置4是由上隔绝柱中心装有延时导索4-1,套管4-2组成。
由外壳1和外壳内装有的电击发装置2爆射装置3间通过延时引爆装置4中延时导索4-1衔接结合形成握柄式手投电击发灭火弹整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握柄式手投电击发灭火弹的外壳1中的安全保护盖1-1,手柄1-2,外壳定位环1-3,外壳主体1-4,外壳封盖1-5均以高质纸板根据功能要求经加工成形后按工艺顺序承插连接的同时在防水胶等作用下构成外壳整体;电击发装置2中的组装板2-1,上装有触发开关2-2,指示灯2-3,电池座2-4,电池2-5,点火头2-6,输电导线2-7按功能和加工要求经焊接或插座承插连接构成电击发装置2;爆射装置3中上隔绝柱3-1中心穿装有延时导索4-1,下隔绝柱3-2,手柄1-2内上隔绝柱3-1与下隔绝柱3-2间构成储药仓3-3内装有爆射药3-4,储药仓3-3外壁表面与外壳主体1-4内表面间形成干粉仓3-5,干粉仓3-5内装有高效灭火剂3-6构成爆射装置3;延时引爆装置4中手柄1-2内上隔绝柱3-1中心装有延时导4-1,延时导索4-1一头与电击发装置2中的点火头2-6经套管4-2套接;另一头插入储药仓3-3内装有的爆射药3-4里构成电击发装置2和爆射装置3间通过延时引爆装置4中延时导索4-1衔接结合形成系统整体。
实现电击发的同时通过指示灯显示延时开始至引爆功能结束全过程达到灭火作用的一种握柄式手投电击发灭火弹。该产品均可采用高质纸板、塑料或金属材料等经加工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威;国聪;蒲继荣,未经国威;国聪;蒲继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34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PS智能自动喷淋灭火装置
- 下一篇:半密闭式吸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