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海洋漂浮式主体模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4451.4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0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姚伯龙;李勇强;杨伟涛;谢玉琪;张红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海洋 漂浮 主体 模块 结构 | ||
1.一种可移动海洋漂浮式主体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桶底、轮毂式防护环、内防水层、基础台面、平衡翼、外防水层、圆形筒体、拉索、固定锤、人孔、封盖、连接件、基台饰面、防护墙、连接件孔、螺钉、螺帽和支架;桶底设置在圆形筒体自上往下中间段或三分之一处;圆形筒体顶部设置有基础台面,形成闭式腔室;圆形筒体下部敞口,轮毂式防护环成环向设置在圆形筒体内壁上;圆形筒体上部内壁面上设置有内防水层,而外防水层设置在圆形筒体中段以上外壁面上;桶底上层和下层均设置有防水层;人孔设置在基础台面上,并透过基台饰面层;封盖设置在人孔开口处;平衡翼设置在圆形筒体外侧面的环向;平衡翼上设置有连接件孔;每单元主体模块的平衡翼与相邻主体模块的平衡翼之间通过连接件构成弹性连接,形成整体;基础饰面设置在基础台面上;防护墙设置在基台饰面上部边沿环向,提高防护海浪冲击的同时,起到保护工程人员作业时的安全;拉索一头连接在每一主体模块底部敞口处轮毂式防护环上,另一头连接在固定锤上;固定锤设置在海床上,避免随风漂移;螺钉、螺帽设置在连接件上;支架设置在平衡翼环向合适位置,有利安装尾舵及拖拉时固定缆绳;通过各组件的拼装,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一种可移动海洋漂浮式主体模块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海洋漂浮式主体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台面采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图形,形成蜂窝状逐一对主体模块拼接,提高系统整体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海洋漂浮式主体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筒体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件灌制,特征是上部为闭式正六边形基础台面,圆形筒体中部或三分之一处设置有桶底,而再往下底部为敞口,形成一个叠压双层的腔室,上层腔室封闭,下层腔室敞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海洋漂浮式主体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筒体是采用不饱和树脂/玻璃纤维或玻璃纤维/环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海洋漂浮式主体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防水层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材料进行饰面,或采用喷塑或喷胶作为防水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海洋漂浮式主体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翼采用与圆形筒体相同材料,翼展长度1-5米,厚0.2-0.5米,平衡翼环向设置有供连接件和支架安装时用的孔,孔径30-20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海洋漂浮式主体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台饰面灌制时与基础台面连接一体,厚度300-100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海洋漂浮式主体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孔采用与基础台面上的人孔贯通一致并设置有直径1-2米的孔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海洋漂浮式主体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采用金属扣件作为连接件或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材料预制成双C形卡口状,C形与C形背部作柔性固定连接,有效调整连接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海洋漂浮式主体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锤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100-500吨重的实心体,或采用网箱加块石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44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