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原粮包裹结构的杀鼠剂毒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4837.5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3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彩菊;潘楷军;蒋洪;陈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26 | 分类号: | A01N25/26;A01N31/06;A01N43/16;A01N35/06;A01P11/00;A01P1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芳;徐关寿 |
地址: | 3221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原粮 包裹 结构 杀鼠剂 毒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杀鼠剂,特别是一种具有粮食包裹结构的杀鼠剂毒饵。
背景技术
现每年城市灭鼠所使用的主要剂型为原粮型,而原粮型中其主要成分为稻谷、小麦、玉米,由于原粮型杀鼠剂毒饵不防水、易霉变,只能投放于室内外干燥处,而且有效成分利用率低,从而造成浪费和污染,同时也降低了灭鼠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灭效的、防水不易霉变的杀鼠剂毒饵。
一种具有原粮包裹结构的杀鼠剂毒饵,所述杀鼠剂的结构由核心、中间包裹层和外防水层构成,所述的核心为粮食颗粒,所述的中间包裹层含有具有鼠类诱食性、胶粘性的可食用物质及具有灭鼠效果的有效成分。
进一步,所述的外防水层为石蜡层。
进一步,所述的粮食颗粒选用下列原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组合:稻谷、小麦、燕麦、玉米、米粒。
进一步,所述的具有鼠类诱食性、胶粘性的可食用物质选用下列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小麦粉、白糖、糖浆、玉米粉、食用香精。
更进一步,所述的具有鼠类诱食性、胶粘性的可食用物质选用下列几种的组合:小麦粉、玉米粉、白糖或糖浆、食用香精。
进一步,所述的具有灭鼠效果的有效成分选用下列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胆钙化醇、溴敌隆、大隆、敌鼠钠盐、C型肉毒素、杀鼠灵、杀鼠醚、氟鼠灵。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方法为:
1)将粮食颗粒除去杂物;
2)将小麦粉:玉米粉按1:1~2: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逐级混入含有具有灭鼠效果有效成分的母粉、母液或原药,将其混合均匀,母粉、母液或原药按所制备制剂的浓度控制在小麦粉与玉米粉混合物总质量的0.01%~20%;
3)将白糖或糖浆、食用香精经水搅拌溶解形成胶粘溶液,胶粘溶液中白糖或糖浆占15~40%,食用香精0.5~5%,水55%~80%,并加入少量的色素,作为警戒色。
4)进行包裹处理:将阴干后粮食颗粒及步骤2)所得混合物按1:1~1:4的质量比例倒入包衣锅内,开启热风,同时转动包衣锅,转速控制在1~3转/分,粮食颗粒预热至40~45℃进行包衣。打开压缩空气阀,压力控制在0.3~0.6Mpa,同时将锅速调至5转/分,开启蠕动泵喷雾步骤3)中的溶液,蠕动量根据粮食颗粒温度的高低随时调节,初时喷量大,以后逐渐减小。
5)取出包裹好的粮食颗粒,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0~70℃,干燥时间控制在3~6小时。
6)喷涂石蜡;
7)进行筛分处理,除去脱落的细分。
8)经检验合格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杀鼠剂粮食颗粒为核芯,内层包裹鼠类喜食的可食性成分和有效成分,增强了适口性,提高了灭效;同时外层包裹防水石蜡,克服了现粮食颗粒直接配制的杀鼠剂毒饵易霉变、不防水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粮食颗粒,2为中间包裹层,3为外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粮食颗粒1和中间包裹层2、外防水层3构成,其中中间包裹层2含有具有鼠类诱食性、胶粘性的可食用物质及具有灭鼠效果的有效成分;外防水层3涂布防水石蜡。所述的外防水层3为石蜡层。
所述的具有鼠类诱食性、胶粘性的可食用物质选用下列原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组合:小麦粉、白糖、糖浆、玉米粉、食用香精。
所述的有效成分可选自下列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胆钙化醇、溴敌隆、大隆、敌鼠钠盐、C型肉毒素、杀鼠灵、杀鼠醚、氟鼠灵。
实施例1:
0.075%胆钙化醇粮食颗粒包裹毒饵:在粮食颗粒的外面包裹具有鼠类诱食性、胶粘性的可食用物质及胆钙化醇有效成分,再在外层涂布防水性石蜡,其中具有鼠类诱食性、胶粘性的可食用物质为小麦粉、玉米粉、白糖和食用香精。其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4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