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缸拉杆连接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5540.0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6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伟;张志斌;史彩霞;马喜岭;陈云升;赵廷;王文;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许昌中兴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18 | 分类号: | F16B7/1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金;刘建芳 |
地址: | 46111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杆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床回转油缸与拉杆相连接的结构。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所使用的回转油缸,是用一个设有外螺纹的拉杆旋入油缸活塞杆与之相配的内螺纹中,使拉杆轴向移动,以实现松开或夹紧工件的目的。
这种连接结构存在的缺陷是:工作中拉杆上的外螺纹部位经常出现滑扣或断裂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把断裂的部分重新焊接起来,不但修复困难、耗时较长,而且焊接后的零件精度也无法保证。同时,焊接后的拉杆因有焊接应力没有消除,使用寿命也不如原来的长。如果做新的拉杆,既费时,又费工,又费料。再者,因为是流水线生产作业,拉杆损坏也会造成整个流水线停工停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不改变油缸工作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一种油缸拉杆连接新结构,拉杆和油缸活塞杆都不容易损坏,出现故障后维护迅速,维护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油缸拉杆连接新结构包括油缸活塞杆和拉杆,油缸活塞杆和拉杆上分别设有活塞杆内螺孔和拉杆内螺孔,活塞杆内螺孔内螺接有通扣外螺柱,通扣外螺柱的另一端螺接在拉杆内螺孔中。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样的受力条件下,外螺纹比内螺纹更容易损坏,因此通常都是设有外螺纹的部分首先损坏。本实用新型将油缸活塞杆和拉杆皆设置为内螺纹,并用通扣外螺柱连接两者,避免了以往拉杆的外螺纹部位常常损坏的现象,使易损的外螺纹部分集中设置在通扣外螺柱上,就算出现外螺柱滑扣或断裂等损坏现象,只需把损坏的通扣外螺柱取出,重新更换一节新的通扣外螺柱即可,维护十分方便快捷,只需十分钟左右即可更换完毕,与以往动辙数小时的维护时间相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维护效率,保证了流水线生产的正常进行。对损坏的通扣外螺柱进行修复时,修复难度和修复成本较以往得到降低。当然,使用本实用新型,最好事前准备好几个备用的通扣外螺柱,以便随时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缸拉杆连接新结构包括油缸活塞杆1和拉杆2,油缸活塞杆1和拉杆2上分别设有活塞杆内螺孔3和拉杆内螺孔4,活塞杆内螺孔3内螺接有通扣外螺柱5,通扣外螺柱5的另一端螺接在拉杆内螺孔4中。
使用时,将通扣外螺柱5的两端分别旋入活塞杆内螺孔3和拉杆内螺孔4。由于在受力相当的情况下,外螺纹部分更容易损坏,因此工作中损坏部位就集中在通扣外螺柱5上,从而避免了以往拉杆2的外螺纹部位常常损坏的现象。就算出现外螺柱滑扣或断裂等损坏现象,只需把损坏的通扣外螺柱5取出,重新更换一节新的通扣外螺柱5即可,维护十分方便快捷,只需十分钟左右即可更换完毕,与以往动辙数小时的维护时间相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维护效率,保证了流水线生产的正常进行。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许昌中兴锻造有限公司,未经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许昌中兴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5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气隙高低电压低噪声块式电磁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