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向常温金属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6160.9 | 申请日: | 201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2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霍克强;刘景毅;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塘沽瓦特斯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8 | 分类号: | F16K1/22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双向 常温 金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蝶阀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双向常温金属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因结构简单、启闭快速、结构短小、价格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蝶阀主要由阀体、阀杆、蝶板、传动机构组成;阀体,阀板上设有与蝶板密封面相互配合的阀座密封面,该阀座密封面有硬密封和软密封两种结构形式;硬密封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软密封一般采用橡胶密封圈,一般金属蝶阀的密封都是刚性连接或单浮动为主,双向密封效果不好,成本较高。软密封成本低,密封效果好,但容易划伤,寿命短。在常温状态下,为满足阀门不易划伤,又能实现双向密封,经济实用,故设计这种结构的双向常温金属密封蝶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主密封面为全不锈钢金属带,不锈钢圈旁边设有橡胶密封圈,通过橡胶圈的弹性调节,能降低主密封面的摩擦,密封结构能利用介质正反向压力实现双向密封的一种实用的新型双向常温金属蝶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新型双向常温金属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端盖1、阀体2、阀板3、上转轴5、传动装置6、阀体阀座7、下转轴11;所述的上转轴5一端通过圆锥销4连接于阀板3的上端;所述的下转轴11一端通过圆锥销4连接于阀板3的下端;
所述的上转轴5另一端连接于阀体2的上部;所述的下转轴11另一端连接于阀体2的下部;所述的上转轴5和下转轴11相对于阀体2可转动;所述的传动装置6连接于阀体2的上端,且与上转轴5连接;所述的底端盖1设于阀体2的底端;
所述的金属压环10连接在阀板3上,所述的阀体阀座7连接于阀体2上,所述的阀体阀座7和金属压环10之间设有可双向浮动的不锈钢圈9。
所述的不锈钢圈9旁边设有橡胶密封圈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锈钢圈套在阀板上,通过阀体阀座和橡胶密封圈浮动定位在阀体上,两边各留一个小空隙,在使用中,根据介质正向或反向压力,通过不锈钢圈旁边的橡胶密封圈具有的弹性能补偿上转动轴、下转动轴和阀板受压产生阻碍密封的微小变形和位移,从而保证不锈钢圈与金属压环的硬密封接触,实现阀门双向密封密封。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中A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双向常温金属蝶阀,包括底端盖1、阀体2、阀板3、上转轴5、传动装置6、阀体阀座7、下转轴11;所述的上转轴5一端通过圆锥销4连接于阀板3的上端;所述的下转轴11一端通过圆锥销4连接于阀板3的下端;上转轴5另一端连接于阀体2的上部;下转轴11另一端连接于阀体2的下部;上转轴5和下转轴11相对于阀体2可转动;传动装置6连接于阀体2的上端,且与上转轴5连接;底端盖1设于阀体2的底端;金属压环10连接在阀板3上,阀体阀座7连接于阀体2上,阀体阀座7和金属压环10之间设有可双向浮动的不锈钢圈9。
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圈9旁边设有橡胶密封圈8。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压环10通过螺钉压在阀板3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不锈钢圈9套在阀板3上,通过阀体阀座7和橡胶密封圈8浮动定位在阀体2上,两边各留一个小空隙,在使用中,根据介质正向或反向压力,通过不锈钢圈9旁边的橡胶密封圈8具有的弹性能补偿上转动轴5、下转动轴11和阀板3受压产生阻碍密封的微小变形和位移,从而保证不锈钢圈9与金属压环10的硬密封接触,实现阀门双向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塘沽瓦特斯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塘沽瓦特斯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61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纯水制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人工立体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