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6351.5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吕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徽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尾气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节约能源是我国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目前市场上的有机热载体锅炉的使用存在着热能利用率低下的缺陷,一般情况下,锅炉燃烧后的尾气温度都比较高,尾气直接排放至大气,不仅热能没能得到回收和利用,而且严重污染大气,并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锅炉热能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目的的余热回收系统。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锅炉、用于回收锅炉尾气余热的节能器、第一储水容器、使用节能器回收的能量的用能单位和若干热介质通道,第一热介质通道的第一口、第二口分别与锅炉尾气出口、节能器的第一口相连,节能器的第二口与烟筒排出设备的入口相连,第二热介质通道的第一口、第二口分别与节能器的第三口、第一储水容器的第一口相连,第三热介质通道的第一口、第二口分别与节能器的第四口、第一储水容器的第三口相连,第四热介质通道的第一口、第二口分别与第一储水容器的第二口、用能单位进口相连。
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第三热介质通道上安装有循环泵。
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第三热介质通道上有第二储水容器,第二储水器的第一口、第二口分别与第一储水器第三口、循环泵第一口相连,第二储水器相对于第一储水器是低位储水器。
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第二储水容器的第三口与补充水箱相连,补充水箱与自来水管网相连,用于补充送入节能器的水,补充水箱中的液体的温度为10至20度。
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所述锅炉第一口排出的气体的温度为220至240度。
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第一储水器中的液体的温度为40至60度。
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第二储水器中的液体的温度为40至50度。
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用能单位为瓜子车间、花生车间、生活用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当使用节能器预加热的生产用水瓜子煮制车间、花生车间不能完全消耗时,可以供于生活用水。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优点如下:
(1)锅炉的热能利用率由原来的89%提高到95%;
(2)瓜子产品单位耗气量由原来的353立方米/吨下降为218立方米/吨,可节约天然气费用273万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万吨/年。
附图说明
图1为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的流程。从锅炉排出的尾气进入节能器1经过热交换后排入烟筒,自来水经过自来水管网进入补充水箱5,然后进入第二储水器3,第二储水器3与循环泵6相连,水从第二储水器3进入循环泵6,然后进入节能器1被加热,经加热的水从节能器1流出后进入第一储水器2,然后在进入到用能单位4;第一储水器2与第二储水器3也是相连的,第一储水器2中的水也可以进入第二储水器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锅炉中的燃料物质被燃烧以后产生大量的热对导热油进行加热,锅炉排出的尾气温度为230度,这些尾气将进入节能器1进行热交换将尾气的余热进行利用,来自于自来水管网的自来水进入补充水箱5,补充水箱5中自来水的温度为15度,然后补充水箱5中的水进入第二储水器3,第二储水器3中已有部分热水,来自于补充水箱5中的水与第二储水器3中的热水混合,从第二储水器3中流出的水的温度为45度,通过循环水泵6将从第二储水器3中流出的水输送到节能器1中进行热交换,从节能器1中流出的水的温度升高为55度进入第一储水器2,第一储水器和第二储水器都是用于缓冲系统水量以及控制水温,从第一储水器2中流出的热水进入到瓜子车间、花生车间和生活用水。
表1给出没有使用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时工厂的运行数据。
表1
表2给出使用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时工厂的运行数据。
表2
使用了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后,瓜子产品单位耗气量由未使用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系统的353.3(m3/吨)下降为217.9(m3/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徽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徽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63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水机防干烧装置及具有该防干烧装置的饮水机
- 下一篇:热泵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