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改进的手机电池支承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6435.9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9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广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4M1/02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4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进 手机电池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电池支承板,特别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手机电池支承板。
背景技术
本类传统的手机电池支承板一般是通过一次压力铸造成型,但受铸造工艺限制,其用于容置电池处的均厚一般都要在0.4mm以上,否则很难成型,而目前人们都希望手机厚度尽量薄,那么手机厚度减小的同时,电池相对就溥了,这又与人们对电池容量大的要求相违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的手机电池支承板,该结构改进的手机电池支承板通过组合方式加工制造而成,减小了电池容置处的壁厚,增大了电池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改进的手机电池支承板,包括外框和底托,所述底托固定嵌设于外框内侧,底托与外框内侧壁形成一电池容置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托固定嵌设于外框内侧的结构为:所述外框内侧壁上设有若干燕尾状内凸结构,底托上设有若干与该燕尾状内凸结构大小和位置匹配的燕尾槽,所述燕尾状内凸结构与燕尾槽通过铆合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框上的燕尾状内凸结构厚度大于底托位于燕尾槽处的壁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托固定嵌设于外框内侧的结构为:所述外框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柱状内凸结构,底托侧壁上设有若干与该柱状内凸结构大小和位置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外框的柱状内凸结构恰扣合插设于底托的定位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框为压力铸造成型结构,底托为薄板冲压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外框和托板组合在一起的分体结构,通过冲制方式制造托板,降低了托板的厚度,增大了电池的容置空间,既满足了人们对手机薄的需求,又满足了电池容量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现有结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结构改进的手机电池支承板,包括外框2和底托1,所述底托1固定嵌设于外框2内侧,底托1与外框2内侧壁形成一电池容置空间,该手机电池支承板为外框2与底托1组配的方式,底托1可以单独成型,其厚度可以减小,不会影响外框2的成型,这样能留足够的空间给电池扩展容量而并不需要增大手机厚度与大小来实现电池容量的扩展,满足了手机薄而电池容量大的需求。
所述底托1固定嵌设于外框2内侧的结构为:所述外框2内侧壁上设有若干燕尾状内凸结构3,底托1上设有若干与该燕尾状内凸结构3大小和位置匹配的燕尾槽4,所述燕尾状内凸结构3与燕尾槽4通过铆合连接在一起,燕尾状内凸结构3和燕尾槽4靠压力使的变形从而铆接起来,连接牢固,组装方便。
所述外框2上的燕尾状内凸结构3厚度大于底托1位于燕尾槽4处的壁厚,以便铆接时压牢,确保连接稳定。
所述底托1固定嵌设于外框2内侧的结构为:所述外框2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柱状内凸结构5,底托1侧壁上设有若干与该柱状内凸结构5大小和位置匹配的定位孔6,所述外框2的柱状内凸结构5恰扣合插设于底托1的定位孔6内,外框2和底托1通过柱状内凸结构5和定位孔6扣合组配,加工和组装方便,连接稳定。
所述外框2为压力铸造成型结构,底托1为薄板冲压成型结构,所述底托1材质可选用不锈钢,用冷冲压成型制得,这样厚度可减至0.2mm以下,为电池容量扩展,提供较大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广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广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64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