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石灰窑窑尾温度电偶的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6708.X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0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欧;吴晗;王初禹;刘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8 | 分类号: | G01K1/08;G01K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3158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石灰窑 温度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灰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石灰窑窑尾温度电偶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烧制石灰系统所用的电偶大多为铂铑-铂,这种电偶在使用过程中都会面临这样问题:因电偶安装在石灰石下料入口处,下料过程中对电偶的撞击,使其折断损坏,而铂铑-铂的价格贵,面对上述问题,通常所采用的办法是加装保护套管或将其改为K型电偶,以降低维护成本,但加装普通保护套管后,因窑内负压作用,使保护套管易堵塞,影响测量精度,另用普通钢制作的套管,在高温环境下,下料极易使其折断损坏;改为K型电偶后,温度处在极限状态下,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增加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及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石灰窑窑尾温度电偶的保护装置,使得温度电偶的寿命能够延长,并且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石灰窑窑尾温度电偶的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管套,所述保护管套包括保护管套前段和保护管套后段;所述保护管套前段和保护管套后段之间通过法兰进行连接;所述保护管套前段设有朝下的开口;所述保护管套前段为合金钢管。
所述保护管套后段为普通钢管,且与窑尾小车外壁相连固定。
所述保护管套前段的开口为椭圆形。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采用传统的测量方式(直接测量或加普通的套管),一支铂铑-铂电偶只能用6个月左右的时间,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消除因石灰下落,使电偶折断损坏的问题,现一支铂铑-铂电偶能使用2年左右的时间,从而可以避免现场频繁更换电偶,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及工作人员的维护量,更重要的是此保护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石灰窑窑尾温度电偶的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管套,所述保护管套包括保护管套前段和保护管套后段;所述保护管套前段和保护管套后段之间通过法兰进行连接;所述保护管套前段设有开口;所述保护管套前段为合金钢管。所述保护管套后段为普通钢管。所述保护管套前段的开口为椭圆形。
根据对石灰窑要为温度电偶结构及测量环境的分析,造成其使用寿命缩短的主要因素是电偶被石灰下料过程中,石料创击所致,另一因素是窑尾温度较高,电偶保护管起不到保护作用。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因素制作了一个保护管,直径为DN=50mm,该保护套管的长度是根据电偶的长度进行制作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中间用法兰2连接。所述的保护套管前段3长度为电偶插入深度,保护套管前段3的前端设有开口4,该开口4的形状为椭圆形,且开口4朝下,材质为合金钢,保护套管后段1的材质为普通钢,连接法兰内径为DN=50mm,并使电偶5与补偿导线的探头置于保护套管外。
不难发现,两部分套管材质不同,用法兰连接,一则,可固定电偶,二则,方便更换,即如保护套管损坏,只需更换前部分,固定在窑尾耐火材料里的后部分不需拆装,大大节省了更换时间及费用。更重要的是损坏的电偶(如偶丝烧断等)也能方便回收,从而能有效地保护了电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6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热能表
- 下一篇:一种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