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振动微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7510.3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8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5/04 | 分类号: | F04B45/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潘国庆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微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马达驱动的流体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由马达驱动的输送流体的微型泵,其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马达1安装在圆筒形的底座3下端,底座3的侧壁上开有进气口31。底座3内设有一个偏心轮2和一个伞形的连杆4。偏心轮2安装在马达1的主轴11上。偏心轮2的上部设有一个向内倾斜的插孔,该插孔内设有一根钢针44和一个滚珠45。钢针44的下端面顶住插孔底部的滚珠45,钢针44的上端伸出插孔之外并固定连接连杆4的主轴。连杆4的伞面上均布三个(或四个)卡孔(图1中仅示出两个卡孔41、42)。气缸板6安装在底座3上端。气缸板6上均布三个(或四个)气缸孔(图1中仅示出两个气缸孔61、62)和三个(或四个)进气孔(图1中仅示出两个进气孔611、621)。橡胶制成的活塞体5,它的上端为平板部,该平板部上均布三个(或四个)向下延伸的空心的活塞(图1中仅示出两个活塞51、52)和三个(或四个)进气阀片(图1中仅示出两个进气阀片511、521),每个活塞的下端设向下延伸的卡接部(图1中仅示出两个卡接部512、522)。活塞体5的平板部叠在气缸板6的上表面,活塞体5的三个(或四个)活塞分别插在气缸板6对应的气缸孔中(图1中仅示出活塞51插在气缸孔61中,活塞52插在气缸孔62中),活塞体5的三个(或四个)卡接部分别卡接在连杆4伞面上对应的卡孔中(图1中仅示出活塞51的卡接部512卡接在卡孔41中,活塞52的卡接部522卡接在卡孔42中)。气室压板7盖在活塞体5的平板部上表面,并封闭活塞体5的三个(或四个)活塞的腔室。气室压板7的下表面对应活塞体5的每一个活塞和其对应的进气阀片设有相应的导流槽,以便该进气阀片打开时,底座3内的气体可以从气缸板6上对应的进气孔,进入该活塞的腔室中。气室压板7上对应活塞体5上每个活塞的腔室中央设一个安装孔,并在该安装孔的外周开出多个排气孔;气室压板7的每个安装孔中安插一个伞形的排气阀片,该排气阀片的伞面可遮盖该安装孔外周的排气孔(图1中仅示出活塞51腔室上方的安装孔插接排气阀片81、活塞52腔室上方的安装孔插接排气阀片82)。一个盒式的上盖9罩在气室压板7上,上盖9上设排气管91,排气管91将上盖9的内腔与外界连通。
当马达1的主轴11带着偏心轮2转动时,偏心轮2使连杆4作倾斜的圆锥形运动。连杆4的伞面带动活塞体5的三个(或四个)活塞交替进行拉伸与压缩的运动,例如图1所示:活塞体5的活塞51被拉伸,活塞51的腔室产生负压使排气阀片81的伞面盖住气室压板7上对应的排气孔同时使进气阀片511打开;从进气口31进入底座3的气体经气缸板6上的进气孔611进入活塞5拉大的腔室。与此同时,活塞52被压缩,它的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该气体使对应的进气阀片521关闭,封闭气缸板6上的进气孔621,并使排气阀片82的伞面向上翻,活塞52中的气体经排气阀片82下面的排气孔进入上盖9的内腔,然后从排气管91向外排出。
但是,当马达1带着偏心轮2匀速转动时,由于连杆4作倾斜的圆锥形运动并带动活塞体5的各个活塞交替进行拉伸与压缩的运动,偏心轮2的受力不平衡,就会产生低频的振动,并发出低频的噪音。这种低频振动的微型泵不能满足严格的使用环境中对振动和噪音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低振动微型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低振动微型泵,具有马达、带进气口的圆筒形底座、带有斜插孔的偏心轮、钢针、带有N个卡孔的伞形连杆、带有N个气缸孔的气缸板、带有N个进气阀片和N个空心的活塞的活塞体、带有N组安装孔及排气孔的气室压板、N个排气阀片和带有排气口的上盖;数值N为3或4;该偏心轮的上部在与该斜插孔相对的位置开有一个安装孔,该安装孔中配置一个金属配重物。
这种结构中金属配重物可以平衡伞形连杆施加给偏心轮的外力,抵消了使偏心轮振动的因素,因而降低了产品运行中的低频振动和噪音。
所述的偏心轮在设置安装孔处的下部开有一个台阶;所述的金属配重物具有向外膨出的头部,该头部留置于所述偏心轮的台阶内。由于偏心轮是用塑料材料制成的,这种结构的偏心轮允许使用重量较大的金属配重物,因而可以消除较强的低频振动和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75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车辆视频监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平板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