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纺粘生产线抽吸风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7949.6 | 申请日: | 201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0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恭沛;石中秋;郭俊奇;张永柯;陈加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兴泰无纺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02 | 分类号: | D04H3/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线 抽吸 风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粘无纺布生产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纺粘生产线抽吸风箱。
背景技术
纺粘无纺布的制造大体上是:高聚物通过螺杆挤出机熔融,从喷丝孔出来以后,经过牵伸风道的牵伸冷却,再经过扩散风道的气流减速,在抽吸风的作用下,均匀的将纤维吸附在成网帘上,最后经过热轧形成纺粘无纺布。在纤维经过扩散风道吸附在成网帘这一工序中,抽吸风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到纤维铺网的均匀性。
如图1所示,目前业界所使用的抽吸风箱10′由于进风口11′的内壁面为直面设计,并且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之间为直角转折的设计结构,使得两端面的气流速度比中间的小,最终导致纤维铺网后两边薄的现象;同时在扩散风道20′端面与成网帘30′交接口处由于有环境风的补充,两边的抽吸作用减弱,导致两端面的纤维在成网帘30′铺网瞬间形成毛边。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传统的做法是在分切卷材的时候,尽量把边薄的区域分切掉,分切后的卷材有效利用率一般为88%-90%。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粘生产线抽吸风箱,其可以使生产出的无纺布修边整齐,能有效提高无纺布边缘利用率,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纺粘生产线抽吸风箱,包括正对扩散风道设置的进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的出风口,该进风口的内壁面为直立面设计结构,该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由弧形过渡面连接,并且该进风口的宽度大于扩散风道之对接口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的周沿设置有利于纤维铺网后边缘区域修边整齐的静压腔。
优选的,所述静压腔是由进风口与扩散风道之对接口的宽度差部分连线至弧形过渡面所围成的区域。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沿进风口两侧延伸而成。
优选的,所述两出风口左右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该抽吸风箱的进风口宽度设计的比扩散风道的宽度更宽,且进风口的侧面为直立面、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为弧形过渡面连接。籍此,在纤维铺网抽吸作用时,气流运动在弧形过渡面发生伏壁效应,从而提高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过渡面的气流速度,从而抵消了在扩散风道之交接口处与成网帘由于有环境风的补充两边抽吸的气流速度减弱的作用,保证了纤维铺网后两端面的均匀度与中间的保持一致;此外由于进风口宽出来的区域形成静压腔,有利于扩散风道之交接口与成网帘进风口处外界环境风往静压腔补充,丝随风动,扩散风道端面下风道边缘的纤维在铺网时就会沿着扩散风道端面切线吸附在成网帘上,从而减少毛边的形成,起到修复边缘的作用。这样在分切无纺布卷材时,边缘利用率可由原来的88%-90%提高到93%-95%。与现有技术的纺粘生产线抽吸风箱相比,解决了无纺布产品两边均与度差、克重偏差大、修边不整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在后续工序中分切卷材的有效利用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之抽吸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抽吸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抽吸风箱 11、进风口
111、直立面 112、静压腔
12、出风口 121、弧形过渡面
20、扩散风道 21、交接口
30、成网帘。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抽吸风箱10设置在扩散风道20后方,于该扩散风道20与抽吸风箱10之间放置有一成网帘30。
其中,该抽吸风箱10具有一进风口11,该进风口11内部两侧延伸形成出风口12,该出风口12与进风口11连通,用于供空气流出,该两出风口12左右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该进风口11的内壁面为直立面111设计结构,而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之间为弧形过渡面121连接,使风流出更为顺畅。除此之外,该抽吸风箱10之进风口11的正对扩散风道20设置,该抽吸风箱10之进风口11的宽度大于扩散风道20之交接口21的宽度,从而抽吸风箱10之进风口11周沿与扩散风道20之交接口21之间的宽度差部分与弧形过渡面121的连线围成的区域形成静压腔112,该静压腔112位于抽吸风箱10内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兴泰无纺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兴泰无纺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79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