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开式抽油杆打捞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8001.2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梁华歆;黄勇;白明;张金荣;刘红宝;严利民;甘孝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开式抽油杆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修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油杆打捞工具,是一种用来打捞抽油杆接箍或抽油杆防脱器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在油田井下作业施工中,由于蜡卡、抽油杆断脱等原因造成的抽油杆打捞井较多。目前,多采用在油管内打捞或起出油管在套管内打捞,但由于部分井鱼头为抽油杆防脱器或接箍与油管间隙过小,目前国内使用的打捞工具不具备在油管内打捞条件,需要起出油管后在套管内打捞。采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工序复杂,作业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开式抽油杆打捞筒,能在油管内对抽油杆接箍或抽油杆防脱器等大直径落鱼进行打捞。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侧开式抽油杆打捞筒,主要由上接头、筒体和合页组成,其特征是:筒体为圆管,筒体的上端有与上接头相连接的内螺纹,筒体的下端为内圆锥形,筒体通过螺纹与上接头的下端连接;上接头上端有内螺纹,能与管柱连接。在筒体的中部壁上开有长方形孔,在长方形孔的下平面有一个向上的凸起块,凸起块上有横向孔,横向孔内有一个销轴,通过销轴安装有一个合页;所述的合页为U型盘状,合页的中部有U形的豁口,便于在抽油杆接箍和防脱器通过后,卡在抽油杆与杆接箍、防脱器台阶处。在筒体的内壁上有环形台阶,合页的另一端的下平面在筒体的环形台阶上;
所述的筒体的下端内圆锥(喇叭口状)的斜度为11°,便于井下落 鱼进入侧开式抽油杆打捞内腔。
简述侧开式抽油杆打捞筒使用过程。参阅图1。在修井起下抽油杆过程中发生抽油杆断脱,用抽油杆连接侧开式抽油杆打捞筒,从油管内下入井内。在井下落鱼以上1~2米处边旋转边下放,鱼头从筒体2下部喇叭口处进入,鱼头上行顶开合页3,合页3上翻紧贴在油管内壁上。鱼头继续上行顶在上接头1的下端面上。上提打捞管柱,合页3在重力作用下落回坐在筒体2的环形台阶6上,抽油杆接箍或防脱器被卡在合页3的U形豁口处,随打捞管柱上提起出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侧开式抽油杆打捞筒,能满足在油管内径打捞大直径的接箍、抽油杆防脱器。解决了起出油管后在套管打捞存在增加打捞难度,增加作业费用的问题。避免了使用其他打捞工具打捞时加压造成抽油杆弯曲造成的事故复杂。由于筒体开窗合页上翻占据了管体壁厚。具有打捞范围大,不受抽油杆直径限制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打捞操作简单,抗拉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开式抽油杆打捞筒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上接头,2-筒体,3-合页,4-销轴,5-长方形孔,6-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适用于井内油管为89mm的侧开式抽油杆打捞筒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侧开式抽油杆打捞筒,主要由上接头1、筒体2和合页3组成。
筒体2为圆管,筒体2的上端有与上接头1相连接的内螺纹,筒体2 的下端为内圆锥形,筒体2通过螺纹与上接头1的下端连接。上接头1上部为1″抽油杆内螺纹,便于连接抽油杆。在筒体2的中部壁上开有长方形孔5,长方形孔5的宽度为40mm,长度为60mm。在长方形孔5的下平面有一个向上的凸起块,凸起块上有横向孔,横向孔内有一个销轴4,通过销轴4安装有一个合页3;所述的合页3为U型盘状,合页3的中部有28mm宽的U形的豁口。在筒体2的内壁上有环形台阶6,合页3的另一端的下平面在筒体2的环形台阶6上。所述的筒体2的下端内圆锥的斜度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8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设备上的格斗游戏设计方案
- 下一篇:基于模板的界面自动生成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