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倾角传感器连接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8521.3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4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烨晟;陈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C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角 传感器 连接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倾角传感器连接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需要监测地表沉降变形或结构表面变形等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地表变形监测是轨道交通工程中所必须的监测项目,目前对于沉降监测可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很多,但是,能实现自动化监测的只有静力水准法和全站仪监测两种方案。
对于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方案,其仪器放置在露天,且属易破坏装置,天气对其影响很大,其无法连接信号线,基本属半自动形式。
对于静力水准系统方案,其仪器较昂贵,虽能实现自动化,但成本太高,不适用于一般工程建设监测领域,此外,静力水准系统依据连通器原理制作,只能监测高程的变化,因此只能应用于沉降变形监测领域,对于非沉降变形监测无能为力。
对于电子水平尺来说,单个长度太短,需要在同一坡面放在很多个才可进行沉降监测分析,其中间并无信号线连接,使得监测数据无法汇总分析,无法实现自动化监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倾角传感器连接保护装置,在有效保护倾角传感器的同时,能够方便将各倾角传感器串联起来,将监测数据汇总以实现自动化监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倾角传感器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一组用于安装倾角传感器的保护套管依次铰接而成,该保护套管为一中空护管或由若干个中空护管刚性连接而成;所述中空护管两端同轴安装端头出线管,各端头出线管端面上均同轴安装有用于密封护管、同时用于实现相邻护管铰接或刚性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整体位于护管外部,且其固定端开有与端头出线管同轴连通的出线孔,自由端开有至少两个用于实现铰接或刚性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护管与端头出线管之间,以及端头出线管与端盖之间均密封接触。
其中一个端头出线管、远离端盖一侧的端面上一体制有一用于固定倾角传感器的传感器固定板。
所述传感器固定板的下表面呈弧形,其弧度与护管内表面弧度相同。
所述护管与端头出线管之间承插连接,并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同时采用螺栓紧固。
相邻两保护套管之间采用铰接连接板铰接。
所述护管、端头出线管、端盖和铰接连接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刚性护管来放置倾角传感器,同时在护管两端安装端盖进行密封,从而保证了装置的防水、防雷、防震效果,为恶劣天气下的工程安全监测提供了解决方案。2、相邻护管之间相互铰接,形成连续的沉降监测系统,同时位于护管内的倾角传感器,通过信号线(穿过端头出线管和端盖上的出线孔伸至护管外)串联起来,以便将监测数据汇总实现自动化监测,从而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监测频率,同时满足当前监测精度要求。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坚固耐用,符合工程实践应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铰接连接板的结构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保护套管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端头出线管的剖面图。
图6是图5的Ⅱ-Ⅱ向剖视图。
图7是图5的Ⅲ向视图。
图8是实施例1中端盖剖面图。
图9是图8的Ⅴ-Ⅴ向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Ⅵ-Ⅵ向剖视图。
图11是图8的Ⅶ向视图。
图12是实施例2保护套管的剖视图。
图13是实施例2中带传感器固定板的端头出线管的剖面图。
图14是图13的Ⅰ-Ⅰ向剖视图。
图15是图13的Ⅱ-Ⅱ向剖视图。
图16是图13的Ⅲ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组用于安装倾角传感器的保护套管,且相邻两保护套管之间通过铰接连接板4(其结构如图2、图3所示)铰接,形成一个连续的沉降监测系统。本例中所述保护套管为一中空护管(1),该中空护管两端同轴安装用于引出信号线的端头出线管2,各端头出线管2端面上均通过螺栓同轴安装有用于密封护管1、同时用于实现相邻护管1铰接或刚性连接的端盖3,所述端盖3整体位于护管1外部,且其固定端开有与端头出线管2同轴连通的出线孔3-1,自由端开有两个连接孔3-2,利用铰接螺栓将位于外侧的连接孔3-2与铰接连接板4连接,以实现相邻两护管1的铰接;所述护管1与端头出线管2之间同轴套有一橡胶密封圈,同时端头出线管2与端盖3接触的端面上安装有环形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85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