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联编码的物联网溯源防伪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0280.1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5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超;刘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强 |
主分类号: | G06K19/08 | 分类号: | G06K1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054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联 编码 联网 溯源 防伪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标签领域,提供了一种三联编码的物联网溯源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射频识别即RFID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二维码和RFID技术在物联网应用方面一直是一种竞争和互补的关系。一方面,二维码虽然造价低,但是多商品集中快速自动识别无法实现;另一方面,RFID虽然能够支持多商品集中快速自动识别,但是造价相对较高,而且最致命的是,RFID需要专门的识读设备才能读取,而二维码通过手机摄像头就能读取。
本方案的目标,正是通过自主定义的编码技术和流行的互联网、海量数据库、LBS、3G等技术,较好的处理二者之间的竞争和互补的关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联编码的物联网溯源防伪标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联编码的物联网溯源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层构成的标签,上层上设有二维码外码用于商品溯源查询、下层上设有二维码内码用于防伪验证,标签上下层仅边缘贴合,且上层上设有撕裂口,所述标签内还填埋有RFID芯片。
上述方案中,二维码外码、二维码内码和RFID芯片均由URL、版本号、商品ID、服务分组、载体类别、厂商自定义数据6部分组成,且二维码外码、二维码内码、RFID芯片的编码为一式三联,即所谓的三联编码,除了“载体类别”分别由W表示外码、N表示内码、R表示RFID编码,其他的5部分数据相同。
上述方案中,二维码外码位于标签外表面醒目位置,用于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对商品的产地、生产流通过程等进行网络溯源查询。
撕掉二维码外码即见二维码内码,它用于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进行网络防伪验证,防伪验证只能进行一次、完成后二维码内码的防伪功能立即失效,以后扫描它相当于扫描已撕毁的二维码外码。
上述方案中,标签内埋RFID芯片,用于物流过程中的多商品集中快速自动识别。
本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通过自主定义的编码技术和流行的互联网、海量数据库、LBS、3G等技术,较好的处理了二维码和RFID之间的竞争和互补的关系。
2、应用范围广,市场前景大。
3、做为防伪标签,该标签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溯源防伪标签平面组成示意图
图2溯源防伪标签撕开防伪编码后的效果
1为标签、2为撕裂口、3为二维码外码、4为RFID芯片、5为二维码内码、6为撕开后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方案涉及一种三联编码的物联网溯源防伪标签,其平面组成如下图1所示。该标签主要由二维码外码、二维码内码、RFID芯片三部分组成;其中二维码外码位于标签外表面醒目位置,用于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对商品的产地、生产流通过程等进行网络溯源查询;撕掉二维码外码即见二维码内码,它用于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进行网络防伪验证,防伪验证只能进行一次、完成后二维码内码的防伪功能立即失效,以后扫描它相当于扫描已撕毁的二维码外码;标签内埋RFID芯片,用于物流过程中的多商品集中快速自动识别。二维码外码、二维码内码、RFID芯片的编码一式三联,即所谓的三联编码;其编码规则完全自主定义,属于本方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由URL、版本号、商品ID、服务分组、载体类别、厂商自定义数据等几部分组成。
该标签可做为一种不可复制的电码防伪标签。在实际应用中,实际上相当于为每一件商品提供一张“身份证”,它集二维码和RFID的优点于一身,较好的解决了二维码和RFID在物联网应用中的竞争互补关系,如果结合流行的互联网、海量数据库、LBS、3G等技术,可实现优越的物联网溯源防伪防窜、商品物流管理、生产管理等一系列大型系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实用新型有三种实施方法:印、贴、挂。
印:和商品的外包装是一个整体,一起印刷而成。
贴:不干胶印刷制成,直接贴于商品包装上。
挂:做成可挂标签,挂于商品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强,未经刘建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0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