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置有托轮装置的隧道式炭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1262.5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7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汪振;汪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市中特窑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7/14 | 分类号: | C10B7/14;C10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43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托轮 装置 隧道 炭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炭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有隔离区的干熄焦隧道式炭化炉。
背景技术
炭化炉是将煤烧制成焦炭,并从产物中分离出煤气和煤焦油的装置。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201284302Y公开了一种连续式炭化炉,该炭化炉的炉体水平设置,炉体内部从装煤口到出焦口采用顶部隔离板将炉体依次分成干馏室、预热室、炭化室、冷却室和熄焦室,各室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支烟道,所述支烟道和总烟道连通,炼焦过程中的产物通过支烟道汇入总烟道,再进行冷却收集;在炭化室的两侧设置有与支烟道连通的燃烧室,在燃烧室内设置有燃气装置。在所述炉体的底部沿炉体纵向铺设有轨道,在所述轨道上设置有炉车。该炭化炉在实际运行时,载有型煤的炉车从装煤口送入,生成的焦炭在经过熄焦室熄焦后由出焦口送出,实现了焦炭的连续化生产。
现有技术中,熄焦的方法有湿熄焦和干法熄焦两种,其中湿熄焦是用喷淋冷却水的方式来熄灭红焦,由于湿熄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有害的雾气,因此现在已经逐渐被干法熄焦代替。干法熄焦是采用冷惰性气体在干熄炉中与红焦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焦炭,吸收红焦热量的惰性气体在炉外被冷却后再由循环风机鼓入熄焦室再次使用。但是上述炭化炉并不适用于干法熄焦,原因在于由于所述熄焦室是通过顶部设置的隔离板与前部的炉体隔离,其隔离效果较差,因此在采用干法熄焦时,熄焦室内的压力变化会影响到前序炭化工艺的进行,并且由于所述焦化炉的炭化区域中含有少量的氧,这部分氧气进入所述熄焦室后会破坏所述干熄焦室的绝氧效果,从而影响焦炭的干熄焦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102492431A公开了一种设置有隔离区的炭化炉,该炭化炉设置有隧道式炉和干熄焦炉,在所述隧道式炉内依次设置有预热段、干燥段和炭化段;所述干熄焦炉与所述隧道式炉的尾部连接,贯穿所述隧道式炉和所述干熄焦炉设置有轨道,为了使干熄焦炉与隧道式炉隔离开,在所述干熄焦炉与所述隧道式炉之间还设置了隔离区,所述隔离区与所述隧道式炉通过所述出口炉门相连接,所述隔离区与所述干熄焦炉通过隔离区出口门相连接。该炭化炉在运行时,窑车通过出口炉门进入隔离区后,关闭所述出口炉门后开启所述隔离区出口门,再推动窑车进入干熄焦炉,待窑车完全进入所述干熄焦炉后再关闭所述隔离区出口门,从而达到使所述干熄焦炉与所述隧道式炉隔离的目的。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炭化炉通过设置所述隔离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干熄焦炉与炭化段的隔离,但是上述炭化炉仍旧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上述炭化炉中的轨道贯穿所述隧道式炉和干熄焦炉设置,在关闭上述出口炉门和隔离区出口门时,由于地面上的轨道成凸起状态,这就使得炉门无法完全密封。即使为了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在所述炉门上预留出与轨道形状相吻合的缺口,在缺口与轨道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上述隔离区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隔离效果,但其隔离效果仍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设置有隔离区的炭化炉,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隔离干熄焦炉和炭化炉的效果,但其隔离效果仍旧较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隔离效果好,基本可实现隔绝密封的设置有托轮装置的隧道式炭化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设置有托轮装置的隧道式炭化炉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设置有托轮装置的隧道式炭化炉,包括:
隧道式炉和干熄焦炉,在所述隧道式炉和所述干熄焦炉内部的地面上分别设置有独立的窑车轨道;
窑车,所述窑车适宜于沿所述窑车轨道移动;
烟道,包括设置在所述隧道式炉顶部的总烟道和设置在所述隧道式炉两侧的支烟道,所述总烟道与所述支烟道相连通,所述支烟道和所述隧道式炉的内部相连通;
在所述干熄焦炉与所述隧道式炉之间设置有第一密闭隔离室,所述第一密闭隔离室和所述隧道式炉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室入口门,所述第一密闭隔离室和所述干熄焦炉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室出口门,所述第一隔离室入口门和所述第一隔离室出口门的距离大于所述窑车的长度;
在所述窑车的底部设置有托轮轨道;
在所述第一密闭隔离室内部的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托轮轨道相配合的第一托轮和第二托轮,所述第一托轮靠近所述隔离室入口门设置,所述第二托轮靠近所述隔离室出口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托轮和所述第二托轮之间设置有适宜于窑车移动的第一连接轨道。
所述窑车位于所述窑车轨道上时,所述托轮轨道与所述第一托轮和所述第二托轮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托轮轨道为平行设置的两条轨道,所述第一托轮和所述第二托轮为分别与所述两条平行的轨道配套设置的两排托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市中特窑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黄冈市中特窑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12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助听功能的耳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渣耙回转式捞渣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