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渗水新型预埋排水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1812.3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0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博大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2 | 分类号: | E03C1/1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水 新型 排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渗水预埋排水管件。
背景技术
预埋排水管件是在楼板水泥浇注前预先安装好的排水管件,解决在楼板浇注后再安装排水管件带来的施工难题,方便、快捷、高效,但普通预埋排水管件也存在周边渗水的问题,普通预埋排水管件解决了楼板浇注后再安装管件的施工难问题,但对楼板浇注过程中因水泥浆中水份会积聚在管件周边,无法有效排放,导致管件与水泥楼板间形成间隙向楼下渗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产品是在普通预埋排水管件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结构重新设计,达到预渗水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产品经过结构改良,对积聚在管件周边的水泥浆水进行有效排放,使管件与水泥楼板间紧密结合,起到防渗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防渗水新型预埋排水管件,包括管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下端部设有与水泥模板固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数个固定孔,所述本体的上端部为一U型积水槽,所述积水槽的周边开设有与管件内部互通的排水孔,所述U型积水槽上方还设有与U型积水槽形状相适配的可扣于积水槽上的上盖,所述上盖表面设有数个通孔。
其中,所述固定孔为四个。
其中,所述管件材质为树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原有传统产品在施工时水泥浆的积水无法排放,使预埋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水的情况,既方便施工又保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管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管件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件;10、本体;11、连接件;12、固定孔;13、积水槽;14、排水孔;15、上盖;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防渗水新型预埋排水管件1,包括管件本体10,所述本体10下端部设有与水泥模板固定的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上设有数个固定孔12,所述本体10的上端部为一U型积水槽13,所述积水槽13的周边开设有与管件1内部互通的排水孔14,所述U型积水槽13上方还设有与U型积水槽13形状相适配的可扣于积水槽13上的上盖15,所述上盖15表面设有数个通孔16。
作为一优选实施例,管件1的下部设计四个固定孔12,用于将管,1与水泥模板固定连接,上部设计一个U型积水槽13,积水槽13周边开排水孔14与管件1内部互通,用于排放积水,U型积水槽13上方设计一上盖15,圆盖13表面设计多个通孔16,倒扣于积水槽13,用于收集积水,同时上盖15还有一作用是防止管件1侧壁的方型排水孔14被水泥堵塞。
积水槽13上方圆型上盖15,主要收集积水和防止积水槽13被堵;另一部分是新型预埋件本体10,与普通产品不同的是增加了排水槽13体积和周边的排水孔位,用于积水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预埋排水管件的生产方法是先开发一个积水槽上方的小圆盖,与预埋管件连成一体,形成一体化预埋管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直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是增加了一个新的积水槽盖板,与改良后的预埋管件产品配套使用,实现新的组合式管理。保护点是该产品的实用新型设计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博大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博大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1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潮门套结构
- 下一篇:仿生心脏膜瓣排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