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肩部导向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183.6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6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18 | 分类号: | B60R2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肩部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向环,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肩部导向环。
背景技术
安全带肩部导向环是汽车安全带的一个重要部件,安全带的织带从卷收器拉出后首先要经过肩部导向环,所述肩部导向环使织带走向朝着人的肩部最合适的位置变化。如图1所示,现有的安全带的肩部导向环为一体式机构,乘员使用这种安全带肩部导向环正常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织带将与导向环形成滑动摩擦副,其产生的摩擦力f会使拉出安全带时费力而回收时缓慢,降低了使用舒适性。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带的拉力F使织带对导向环的正压力急剧增大,其产生的摩擦力f与安全带拉力叠加,使安全带对人体胸部的压迫力不断增大甚至导致胸部伤害,降低了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带肩部导向环,其能够将织带与导向环之间的互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从而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安全带肩部导向环,包括支撑部及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的滚动部,其中,
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骨架及包覆在所述支撑骨架外的包裹层;
所述滚动部包括滚轴及设置在所述滚轴上的滚轮,所述滚轴的两端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支撑骨架上,所述滚轮通过滚动轴承在所述滚轴上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滚轴的两端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撑骨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在所述紧固件的固定位置安装有饰盖。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轴承为圆柱辊子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两个端部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层由聚甲醛树脂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导向环上设置滚动部,将织带与导向环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减小了织带与导向环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了摩擦力对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肩部导向环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安全带导向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安全带肩部导向环的轴向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安全带肩部导向环的另一轴向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安全带肩部导向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如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肩部导向环,包括支撑部1及固定在所述支撑部1上的滚动部2,其中,所述支撑部1包括支撑骨架11及包覆在所述支撑骨架外的包裹层12,所述支撑骨架优选地由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考虑到所述包裹层12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制成金属支撑骨架刮伤乘员,本实施例的包裹层优选地由聚甲醛树脂制成,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适合包裹层材料制成。
所述滚动部2包括滚轴21及设置在所述滚轴21上的滚轮22,所述滚轴21的两端部通过紧固件23固定在所述支撑骨架上,本实施例优选地选择螺钉作为紧固件,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熟悉的其它紧固件,例如铆钉。为了防止紧固件刮伤乘员,本实施例的支撑部还优选地在所述紧固件的位置安装饰盖13,所述饰盖可由聚甲醛树脂制成。所述滚轮22通过滚动轴承24在所述滚轴21上转动,所述滚动轴承优选为圆柱辊子轴承,所述圆柱辊子轴承与滚轴21为线接触或修下线接触,径向承载能力大,能够承受重负荷与冲击负荷,而且所述圆柱辊子轴承可轴向移动,因此能够适应因热膨胀或安装误差引起的滚轴21与滚轮22相对位置的变化。本实施例的滚轮的两端还优选地设置有密封圈25,密封圈25为滚动轴承提供了密封性保护,提高使用耐久性。
安装时,金属骨架11与聚甲醛树脂注塑制成一体式结构,将滚轮22与滚轴21通过转动轴承24套接在一起,所述滚轮的两端再采用密封圈25密封形成滚动部2,然后利用螺钉3将滚动部2连接至支撑部1上,最后在螺钉3上方安装饰盖25。使用时拉动织带,织带带动滚动部滚动,从而将织带与导向环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从而提高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1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程控器仿真测试系统
- 下一篇:水电厂智能测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