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466.0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0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增翼;张述毕;钱宝聪;焦战增;程飞;郭福;张朝刚;赵自华;陈小波;苏桂彬;王涛;孙留阳;马岚;王晓莉;杨睿;王博;姚田跃;唐建华;韩伟刚;周江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4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搅拌 污水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业民用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污水处理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中,对于混凝土搅拌站产生的生产污水采用常规的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各级沉淀池均为长方体结构,沉淀处理效果差,难以直接对沉淀后的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各级沉淀池淤积严重,只能采用人工清渣,工效低,施工成本较高,并且增加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传统的污水沉淀池处理效果不佳、第三级沉淀池的废水不能直接利用的不足以及人工清渣工效低、成本高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沉淀效果好、清渣方便的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由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依次连接组成,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由沉淀池隔墙分隔,一级沉淀池底板为斜坡道,沉淀池隔墙上设有溢水口。
污水自斜坡道顶端流入一级沉淀池,增加了污水流经的路径,强化了一级沉淀效果,改善了二级、三级沉淀池内的水质,为一级沉淀池利用机械(装载机)清渣创造了便利条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一是改善了污水沉淀效果,主要沉渣都集中在一级沉淀池内,二、三级内的沉渣极少,经过三级沉淀后的水质得到了改善,可以直接回收利用用于拌制混凝土,实现了污水“零”排放,避免了污染环境;二是一级沉淀池底板设计成斜坡道结构,方便了机械清渣,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改善了文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侧视图。
图中,1-一级沉淀池,2-二级沉淀池,3-三级沉淀池,4-斜坡道底板,5-二级及三级沉淀池底板,6-沉淀池隔墙,7-沉淀池边墙,8-污水进水口,9-溢水口,10-潜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由一级沉淀池1、二级沉淀池2、三级沉淀池3,依次连接组成;一级沉淀池1、二级沉淀池2和三级沉淀池3由沉淀池隔墙6分隔,沉淀池隔墙6主设有溢水口9,一级沉淀池底板为斜坡道4(23.1%的斜坡道)。在三级沉池内设置回收潜水泵10。池壁及底板、隔墙均采用C20混凝土浇筑。
污水进水口8经斜坡道底板4进入一级沉淀池,经一级沉淀后,通过溢水口9分别至二级、三级沉淀池,当一级沉淀池内的沉渣较多时,采用装载机进行清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4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试液过滤的多联形抽滤装置
- 下一篇:分体式层析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