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保护导管架维保人员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682.5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7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寿志成;沈赞敏;官耀华;顾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保护 导管 架维保 人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保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保护导管架维保人员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洋石油平台导管架桩腿维护的过程中,维保作业非常困难,主要是因为施工时间短、施工现场条件差、受海浪撞击等。为了使施工人员在海平面范围内不受海浪的撞击,不影响作业质量,一般的作业是在需要维护的桩腿部分搭设脚手架,脚手架底部用固定的踏板组建成临时的操作平台。这样的保护装置对人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但灵活性差、搭拆复杂、适应性差,不能在稍有风浪的条件下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推广性好、拆卸方便、安全性高的用于保护导管架维保人员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保护导管架维保人员的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吊装机构和保护组件,所述的固定组件设置在导管架的上端,所述的吊装机构与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的保护组件分别与吊装机构和导管架连接。
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上卡箍、滚动轴承、下卡箍和固定件,所述的下卡箍固定在导管架上,所述的滚动轴承设在下卡箍上,所述的上卡箍通过滚动轴承与下卡箍滑动连接,所述的固定件固定设置在下卡箍上。
所述的滚动轴承设有8个。
所述的吊装机构包括吊环、升降电动机和钢丝绳索,所述的吊环一端与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依次连接升降电动机和钢丝绳索。
所述的保护组件包括伸缩绑带和作为维保人员工作平台的保护吊笼,所述的保护吊笼与钢丝绳索连接,所述的保护吊笼通过伸缩绑带与导管架连接。
所述的保护吊笼与导管架之间设置有橡胶导轮。
所述的保护吊笼与导管架之间的支管上包裹有厚度为5mm的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可推广性:由于海洋平台作业的特殊性,特别是导管架桩腿维护的过程中,人员的保护装置一直没有得到更好的解决,本实用新型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能通过现场试验的结果得以推广应用;
二、灵活性:拆卸方便,上卡箍可围绕导管架旋转,保护吊笼也可通过升降电动机自由上下移动;
三、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保护吊笼,维保人员在保护吊笼内工作,避免海浪的撞击,同时也在保护吊笼上设置了防撞结构,防止保护吊笼与导管架产生撞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卡箍,2、滚动轴承,3、下卡箍,4、固定件,5、吊环,6、升降电动机,7、钢丝绳索,8、伸缩绑带,9、保护吊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保护导管架维保人员的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吊装机构和保护组件,所述的固定组件设置在导管架的上端,所述的吊装机构与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的保护组件分别与吊装机构和导管架连接。
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上卡箍1、滚动轴承2、下卡箍3和固定件4,所述的下卡箍3固定在导管架上,所述的滚动轴承2设在下卡箍3上,所述的上卡箍1通过滚动轴承2与下卡箍3滑动连接,滚动轴承2设有8个,这样可以使得上卡箍可以自由的围绕导管架旋转,所述的固定件固定设置在下卡箍上。
所述的吊装机构包括吊环5、升降电动机6和钢丝绳索7,所述的吊环5一端与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依次连接升降电动机6和钢丝绳索7。吊装机构是保障维保人员安全出入水的关键设备,其载重能力要通过计算选取匹配,采用离合器轴承——摩擦片实现下降限速;运用负载制动,制动灵敏,可靠,确保升、降运行速度均匀一致,有利构件拼装时位置调整稳准,且断电时可以自锁,保障维保人员的安全。
所述的保护组件包括伸缩绑带8和作为维保人员工作平台的保护吊笼9,所述的保护吊笼9与钢丝绳索7连接,所述的保护吊笼9通过伸缩绑带8与导管架连接。保护吊笼施工时需用伸缩绑带绕导管架固定,移位时松开伸缩绑带。保护吊笼9的设计能满足潜水作业要求的同时,又方便现场安装。保护吊笼的防撞采用在保护吊笼与导管架之间设置有橡胶导轮,或者在保护吊笼与导管架之间的支管上包裹有厚度为5mm的橡胶,即可达到防撞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挖掘式装载机
- 下一篇:沉管内部纠偏精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