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纤维板层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3126.X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3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萧祯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26 | 分类号: | B32B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板 层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纤维板层叠结构,尤指一种能有效降低3C产品的整体厚度的纤维板层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面上常见的电脑、电子及通信(3C)产品外壳结构大多是以塑料射出成型或是以铝-镁合金压铸成型,以保护3C产品内的电子元件,但二种外壳结构各有其优缺点。
其中,以塑料射出成型的外壳虽然在材料成本上相当便宜,但为能使外壳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来自3C产品外部的压力,其外壳厚度大约是在2mm以上,如此一来,将使得组装后的3C产品的整体厚度相对增加。
而以铝-镁合金压铸成型的外壳而言,虽然能借助金属合金本身的特性,可以在大约0.5mm以上的厚度时,即可具有承受来自3C产品外部压力的足够强度,而符合体积缩小及重量减轻的要求。但由于金属合金的制作困难、单价较高,相对使得所制成的金属合金外壳的单位成本比塑料成型外壳的单位成本高出很多。
而碳纤维板的制作成本较低,且在厚度0.5mm以下即能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已有愈来愈多的3C产品以碳纤维外壳取代塑料或是铝-镁合金外壳。然而,由于制作上的限制,一般碳纤维外壳的厚度都一样,目前还无法在碳纤维板上形成高低不同的平面,如此一来,当承载不同高度的电子元件时,即无法弹性因应,以更进一步降低整体的厚度。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使纤维板层叠结构能因应不同电子元件的高度需求,以有效降低3C产品的整体厚度,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能在层叠的纤维板上形成不同高度的凸面及凹面,以弹性承载不同高度的电子元件,而可有效降低3C产品整体厚度的纤维板层叠结构。
为达上述创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纤维板层叠结构包括一第一纤维板以及一第二纤维板,其中,第二纤维板结合于第一纤维板的表面上,且第一、第二纤维板的平面外形不同,借此在第一纤维板上形成高低不同的凸面及凹面。
实施时,该第一纤维板及第二纤维板均为数条碳纤维编织而成。
实施时,该第一纤维板、第二纤维板在该碳纤维编织层的外面均成型有硬化的树脂层。
实施时,第一纤维板包括上表面及下表面,第二纤维板结合于第一纤维板的上表面上,且第二纤维板的平面外形小于第一纤维板的平面外形。
实施时,本实用新型更包括第三纤维板,第三纤维板结合于第二纤维板的表面,且第三纤维板的平面外形小于第二纤维板的平面外形。
实施时,该第一纤维板为长方形平板或其下方形成有开口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的盖板。
实施时,该第一纤维板为长方形。
实施时,该第一纤维板为选自玻璃编织纤维、石英编织纤维、尼龙编织纤维、棉纱编织纤维或混编纤维其中的一种。
实施时,该第二纤维板为略呈十字形或者其他的具有缺口的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在层叠的纤维板上形成不同高度的凸面及凹面,以弹性承载不同高度的电子元件,而可有效降低3C产品的整体厚度。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此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
1纤维板层叠结构 2第一纤维板 21上表面
22下表面 23凸面 24凹面
3第二纤维板 4、41、42电子元件 第三纤维板5。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纤维板层叠结构1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第一纤维板2以及一第二纤维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3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吸附作用EVA或PET基材
- 下一篇:塑料油箱总成手工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