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称料分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3800.4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邦达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7/04 | 分类号: | B65B37/04;B65B37/18;B65B5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傅契克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称料分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量分装装置,尤其是一种对物品进行自动计量、自动分包的装置,属于包装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人们方便购买、携带和存放,市场上出售的许多商品需进行精确计量、定量包装。现有技术中提供的自动称量分装设备由于无法实现下游卸料装置与盛料装置的准确对接,仍采用人工将包装袋口对准卸料口进行接料,工作效率低;现有技术中自动计量系统的控制系统采用微机控制,但是微机控制中外接计算机有时会出现死机,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并且,现有的自动吸料设备结构复杂,需要的配套设备多,外部线路繁琐,安全系数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的自动称料分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称料分装机,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进料系统、振动给料系统、称量系统和分装系统以及电路控制系统;其中,进料系统由进料斗、吸料动力装置、物料感应装置和吸料控制开关组成;振动给料系统由电磁振动器、给料槽和振动斗组成;称量系统由称重传感器、称送料斗和卸料电机组成;分装系统主要由卸料装置、盛料装置组成;所述的卸料装置外设置与其固定连接的Y轴传送带,在Y轴传送带一端设有Y轴控制电机;所述的盛料装置下方设有X轴传送带,在X轴传送带一端设有X轴控制电机;所述的电机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Y轴控制电机和X轴控制电机的输入端连接。通过Y轴控制电机控制Y轴传送带的运作,带动卸料装置的Y轴方向的移位,通过X轴控制电机控制盛料装置的X轴方向的对应移位,使卸料装置和盛料盛料装置的位置达到上下一致,实现盛料装置与卸料装置的自动对应移位,使得接料工作无需人工操作,并可确保按照设定的重量完成分装。
在盛料装置下方设置盛放盛料装置的盛料盘子,不仅方便多量拿取,而且盛料装置整齐排列在固定空间中也不易倾倒。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的电机控制装置采用电控箱PLC装置,电控箱PLC的一个输入端与物料感应装置连接,相应的电控箱PLC的输出端与吸料控制开关连接;电控箱PLC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称量传感器连接,相应的电控箱PLC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振动器、卸料电机连接。采用电控箱PLC装置比采用微机控制定量分装工作更方便,简单,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斗上方设有进料斗顶盖,吸料动力装置设置在进料斗顶盖中。这样的设计,与现有技术中将吸料动力装置设置在机体外相比,既能实现良好的吸料效果,又减少了设备的外接线路,制造简便,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自动称料分装机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进料系统、振动给料系统、称量系统和分装系统以及电控箱PLC;其中进料系统由固定在第一固定架4上的进料斗2、进料斗2上的吸料管17、物料感应装置19和吸料控制开关3及进料斗顶盖1组成,进料斗顶盖1中装设有由进料电机和真空泵组成的吸料动力装置;振动给料系统由固定于第二固定架16上的电磁振动器、位于电磁振动器上方的给料槽20和固定在给料槽20接料端上方的振动斗5组成,其中,电磁振动器由位于第二固定架16两端的板弹簧21、右端板弹簧21内侧设有的衔铁6及位于第二固定架16上的振动线圈22组成,振动斗5位于进料斗2的下方;称量系统由设于第三固定架10上的称重传感器9、固定在称重传感器9上的称送料斗8和装设在称送料斗8上的卸料电机7组成,称送料斗8位于给料槽20远离振动斗一端的下方;分装系统主要由漏斗形的卸料装置11、卸料装置11下方的盛料杯子14、盛放盛料杯子14的盛料盘子15、运输盛料盘子15的X轴传送带18和X轴控制电机13组成,卸料装置11与Y轴传送带23固定连接,在Y轴传送带一端设置Y轴控制电机12;电控箱PLC独立设于整个装置之外,电控箱PLC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与物料感应装置19的输出端连接、相应的电控箱PLC的输出端与吸料控制开关3连接,电控箱PLC的另一输入端与称重传感器9的输出端连接、相应的电控箱PLC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振动器、卸料电机7、Y轴控制电机12和X轴控制电机13的输入端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传送带18最好采用同步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邦达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晋江邦达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38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标签自动投放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电涌保护器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