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水机及其出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4238.7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9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何艳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艳眉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水机 及其 出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饮水机出水装置及包括该饮水机出水装置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饮水机的出水装置通常内嵌于饮水机壳体,通常饮水机壳体上设置有内凹腔室,用于容纳出水装置及接水杯。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节省饮水机的占用空间,但是,在用杯体较高、型号较大的接水杯在这样的饮水机上接水时,却会受到限制,接水杯往往无法放置到内凹腔室的接水位置,接水很不方便。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杯体较高、型号较大的接水杯接水的饮水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饮水机出水装置,能够方便杯体较高、型号较大的接水杯接水。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饮水机出水装置的饮水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饮水机出水装置,包括腔体外壳,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腔体外壳、第二端连接于饮水机壳体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内软管和套装于所述内软管的外支撑管;所述内软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腔体外壳,所述内软管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饮水机壳体的供水装置;所述外支撑管为可伸缩管,且所述外支撑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腔体外壳,所述外支撑管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饮水机壳体。
优选地,所述外支撑管包括第一伸缩管段和可套装于所述第一伸缩管段的第二伸缩管段;所述第一伸缩管段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腔体外壳,所述第一伸缩管段的第二端设置有自外壁径向外展的卡槽;所述第二伸缩段的第一端设置有自内壁径向内展的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头,所述第二伸缩段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饮水机壳体。
优选地,所述内软管塑料伸缩管。
优选地,所述内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腔体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饮水机,包括设置有供水装置的饮水机壳体、连接于所述饮水机壳体的饮水机出水装置,所述饮水机出水装置为以上所述的饮水机出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饮水机出水装置,在采用杯体较高、型号较大的接水杯接水时,可以对出水装置的可伸缩进水管施加拉力,将出水装置的进水管拉长,使其伸出于饮水机壳体上的内凹腔室,从而方便接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饮水机,包括上述饮水机出水装置。由于该饮水机包括以上所述的饮水机出水装置,其也相应具有以上所述饮水机出水装置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饮水机出水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供水管处于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饮水机出水装置中供水管处于缩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饮水机出水装置中进水管处于伸出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饮水机出水装置中进水管处于缩回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饮水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核心为提供一种饮水机出水装置,能够方便杯体较高、型号较大的接水杯接水。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核心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饮水机出水装置的饮水机。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饮水机出水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供水管处于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饮水机出水装置中供水管处于缩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饮水机出水装置中进水管处于伸出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饮水机出水装置中进水管处于缩回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饮水机出水装置02,包括腔体外壳1,第一端连接于腔体外壳1、第二端连接于饮水机壳体2的进水管3;进水管3包括内软管31和套装于内软管31的外支撑管32;内软管31的第一端连接于腔体外壳1,内软管31的第二端连接于饮水机壳体2的供水装置;外支撑管32为可伸缩管,且外支撑管32的第一端连接于腔体外壳1,外支撑管32的第二端连接于饮水机壳体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饮水机出水装置02,在采用杯体较高、型号较大的接水杯接水时,可以对出水装置的可伸缩进水管施加拉力,将出水装置的进水管3拉长,使其伸出于饮水机壳体2上的内凹腔室,从而方便接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艳眉,未经何艳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4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