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电气防粘联安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4412.8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4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莫永慧;王新华;陆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凌志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电气 防粘联 安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上的电气防粘联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个在相对封闭的井道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梯已在各种大楼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电梯故障却时有发生,给人们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人生伤害。电梯制动过程中,由于电气装置中的某个接触器触点粘联而导致故障是较常见的电梯故障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电气防粘联安全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在电梯制动时,防止接触器触点粘联而发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电气防粘联安全系统,包括主控芯片和协同控制芯片,主控芯片经抱闸接触器与制动器线圈连接,协同控制芯片经驱动继电器、运行接触器与制动器线圈连接,运行接触器与协同控制芯片连接。
前述的电梯电气防粘联安全系统中,所述主控芯片和协同控制芯片为单片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直流接触器和一个交流接触器作为控制电梯制动器的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可以防止电梯制动时,接触器触点粘联而发生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制动器线圈电气控制回路;
图3是抱闸接触器电气控制回路;
图4是运行接触器电气控制回路。
附图中的标记为:MCU1-主控芯片,MCU2-协同控制芯片,SB-抱闸接触器,BZ-制动器线圈,YX-驱动继电器,YXJ-运行接触器,MSJ-门锁继电器,AQU-安全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电梯电气防粘联安全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主控芯片MCU1和协同控制芯片MCU2,主控芯片MCU1经抱闸接触器SB与制动器线圈BZ连接,协同控制芯片MCU2经驱动继电器YX、运行接触器YXJ与制动器线圈BZ连接,运行接触器YXJ与协同控制芯片MCU2连接。所述主控芯片MCU1和协同控制芯片MCU2为单片机。
主控芯片MCU1采用ARM LPC2378芯片,协同控制芯片MCU2采用C8051F020芯片,两块芯片对各自控制的电气装置独立控制,通过串口通讯协同工作,实现电梯制动器线圈BZ的有效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主控芯片MCU1控制抱闸接触器SB的通断,同时采集监测抱闸接触器SB的状态;协同控制芯片MCU2控制驱动继电器YX的通断,从而控制运行接触器YXJ的通断,同时采集监测运行接触器YXJ的状态。
制动器线圈控制回路:如图2所示,制动器线圈BZ受运行接触器YXJ的常开触点和抱闸接触器SB的两副常开触点控制。抱闸接触 器SB的两副常开触点串联在制动器线圈BZ两侧,可以有效防止因触点动作不同步,以及控制回路短路造成制动器线圈BZ意外带电,从而导致制动器意外打开而发生事故。
抱闸接触器控制回路:如图3所示,抱闸接触器SB线圈受电梯门锁继电器MSJ的常闭触点、安全继电器AQJ的常闭触点及主控芯片MCU1的控制。
运行接触器控制回路:如图4所示,YXJ线圈受安全继电器AQJ的常闭触点、门锁继电器MSJ的常闭触点和驱动继电器YX的常开触点的控制,该回路采用220V交流电源供电。
协同控制芯片MCU2通过控制驱动继电器YX线圈回路的通断。协同控制芯片MCU2协控回路输出24V直流信号,为实现协同控制芯片MCU2对大功率交流接触器YXJ的有效控制,在交流接触器YXJ和MCU2协控回路之间增加了驱动继电器YX实现二次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凌志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凌志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44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网卡接收时间的记录装置
- 下一篇:可调节电梯操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