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辅助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5747.1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9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展;龙踏青;刘正力;张志龙;王成;司旭仓;陈君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环汽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辅助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辅助升降装置,适用于对模具进行不同工位间进行往复运动和上下升降运动。
背景技术
在汽车隔音垫,地毯等零件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优化工艺流程,匹配工序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在热压或者发泡工序中,常使用一台发泡机,一套加热生产线,对应多个模具的生产布局。模具在不同工位间进行往复运动和上下升降运动。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悬臂结构,模具固定在一对悬臂叉上,悬臂叉在液压驱动下上升下降,在气缸或电机驱动下左右往复移动。此结构对悬臂叉的整体刚性要求较高,对模具整体重量,模具重心的位置要求比较严格,从而限制了一些重型模具,如发泡模切一体化的模具与此设备的匹配。模具重量过大,会导致整个移动机构变形,悬臂叉下垂,卡滞,磨损加大,甚至导致模具无法移动到压机台面上而无法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模具辅助升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不增加原结构刚度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与重型模具的匹配度,减少悬臂叉的变形,同时能够减少悬臂叉连接机构处的翻转力,降低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具辅助升降装置,包括压机导柱,还包括设置在压机导柱上端的横向上固定导槽、设置在压机导柱下端的横向下固定导槽和在横向驱动气缸驱动下沿横向上固定导槽与横向下固定导槽往复运动的悬臂叉装置,横向上固定导槽与横向下固定导槽平行,悬臂叉装置包括悬臂叉和设置在横向上固定导槽与横向下固定导槽之间的升降导柱,悬臂叉一端套设在升降导柱上并与纵向驱动油缸连接,另一端下侧设置有承重导轨油缸,承重导轨油缸下方设置有支撑导轨,悬臂叉在纵向驱动油缸和承重导轨油缸的协同驱动下沿升降导柱往复运动。
如上所述的升降导柱的上端设置有与横向上固定导槽适配的上导槽滑轮,升降导柱的下端设置有与横向下固定导槽适配的下导槽滑轮,横向下固定导槽上设置有横向齿条,升降导柱上设置有与横向齿条适配的齿轮,升降导柱靠近悬臂叉的一侧设置有侧支撑滚轮,侧支撑滚轮可沿横向下固定导槽往复滚动。
一种模具辅助升降装置,还包括压机下台面,压机下台面设置在支撑导轨两端,压机下台面上设置有凹形支撑导轨槽,凹形支撑导轨槽的高度与支撑导轨的高度一致,凹形支撑导轨槽的延伸方向与支撑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
如上所述的支撑导轨下部设置有支撑杆。
如上所述的悬臂叉上设置有模具固定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提升与重型模具的匹配度,减少悬臂叉的变形,同时能够减少悬臂叉连接机构处的翻转力,降低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3、方便企业的对老设备进行经济的技术改造,增强设备和模具的匹配能力,达到多产品共线生产能力,减少企业的设备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压机导柱;2-压机下台面;3-凹形支撑导轨槽;4-悬臂叉;5-模具固定销;6-纵向驱动油缸;7-承重导轨油缸;8-升降导柱;9-侧支撑滚轮;10-支撑导轨;11-横向上固定导槽;12-横向驱动气缸;13-齿轮齿条套组;14-下导槽滑轮;15-上导槽滑轮;16-承重浮动导轨油路;17-横向下固定导槽;18-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模具辅助升降装置,包括压机导柱1,还包括设置在压机导柱1上端的横向上固定导槽11、设置在压机导柱1下端的横向下固定导槽17和在横向驱动气缸12驱动下沿横向上固定导槽11与横向下固定导槽17往复运动的悬臂叉装置,横向上固定导槽11与横向下固定导槽17平行,悬臂叉装置包括悬臂叉4和设置在横向上固定导槽11与横向下固定导槽17之间的升降导柱8,悬臂叉4一端套设在升降导柱8上并与纵向驱动油缸6连接,另一端下侧设置有承重导轨油缸7,承重导轨油缸7下方设置有支撑导轨10,悬臂叉4在纵向驱动油缸6和承重导轨油缸7的协同驱动下沿升降导柱8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环汽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环汽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57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式阻隔防爆橇装式燃油加油装置
- 下一篇:高压锅炉炉管举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