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度敏感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6242.7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1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郑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家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陈庆吼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敏感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绳液体加热器中使用的温度敏感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重复干烧功能温度敏感控制器采用在双金属致动器下设立过平衡中心弹性架,该弹性架上装有推动杆,并在温控主体的壳体内设有斜向装置,用以与温控主体内部的活动凸轮配合,实现在连接器与主体配合一起时,支架上的双金属片受热致动断电,而重新复位需要人为将连接器与温控主体分离后再放入实现。此种结构虽能达到防重复干烧功能,但在设计的结构装置上过于繁杂,存在超过三个的传动连接,而该连接均由塑胶件制成,在实际的使用中容易出现传动不顺,甚至卡滞现象,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功能。同时由于机构零件众多,材料成本提高,也给工人装配带来困难,装配合格率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具防重复干烧功能的温度敏感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温度敏感控制器,包括主壳体、热敏双金属致动器、瓷棒、导电簧片、导电静触片,瓷棒设于主壳体上并位于双金属致动器的下方,导电簧片设置在导电静触片的下方,主壳体的下方设有连接器插槽,所述主壳体上开有一径向旋转孔,旋转孔设置在导电静触片的下方并与连接器插槽相连通,在旋转孔内设有导电簧片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由固定于主壳体上的固定轴和一体成型的限位扭簧组成,限位扭簧套接于固定轴上,所述的限位扭簧包括套于固定轴上的簧体、受力扭臂和推动扭臂,受力扭臂位于连接器插槽内,推动扭臂位于导电静触片的下方,推动扭臂末端设有与电静触片相配合的搭扣。
其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受力扭臂中段为呈U形弯折,U形弯折部位于连接器插槽中,受力扭臂的末端搭靠于主壳体上,推动扭臂的搭扣与簧体之间还扭设一限位腰部,限位腰部位于搭扣下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敏感控制器上设有导电簧片的限位机构,当电源底座中连接器插入主壳体的连接器插槽时,推动限位机构限位扭簧的推动扭臂靠于导电簧片上,限位机构限位扭簧的受力扭臂向外推动,限位扭簧储能,当电器干烧使发热盘表面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热敏双金属致动器产生突跳,推开导电簧片使其位置低于推动扭臂的搭扣处时,扭簧储力释放,推动扭臂向外旋转使得导电簧片陷于推动扭臂搭扣下方的限位腰部内,防其导电簧片复位;当用户需要再次烧水时,需要提起水壶,此时限位扭簧失去连接器对其向外的支撑力,限位扭簧自动回转到初始状态,导电簧片在失去推动扭臂搭扣的限制后向上回弹与静态电接触片接触,从而实现温控主体的复位,当用户再次将水壶放入底座后就可通电使用了,因此避免了电器在长时间无看管的情况下无限制重复干烧的情况发生。使电器的使用寿命得以保障,同时提高电器的安全性能。其限位扭簧可一体成型,成本低,精确度高,且安装方便,成品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温度敏感控制器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限位机构限位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温度敏感控制器的一种实施例,包括主壳体04、固定板、热敏双金属致动器08、瓷棒07、导电簧片05、导电静触片06,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主壳体04上,双金属致动片08安装在固定板上,瓷棒07设于主壳体04上双金属致动片08的下方,导电簧片05设置在导电静触片06的下方,导电簧片05和导电静触片06上分别设有对应的动、静触点,用以实现电路的通断。
所述主壳体04上开有一径向旋转孔4.1,旋转孔4.1设置在导电静触片06朝中心方向上,在旋转孔4.1内设有导电簧片05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由固定于主壳体04上的固定轴3和一体成型的限位扭簧1组成,限位扭簧1套接于固定轴3上,所述的限位扭簧1包括套于固定轴3上的簧体1.1、受力扭臂1.2和推动扭臂1.3,受力扭臂1.2中段为呈U形弯折,U形弯折部1.21位于连接器插槽2中,受力扭臂1.2的末端搭扣于主壳体04上,限位扭簧1的推动扭臂1.3末端搭靠处1.32靠接于导电簧片05,推动扭臂1.3搭扣处1.31与簧体1.1之间还扭设一限位腰部1.32,限位腰部1.32位于搭扣处下方。限位腰部1.4可限制导电簧片05动作。
其原理是:在电器的主体部分放入底座时,限位扭簧1的推动扭臂1.3末端的搭扣1.31靠接于导电簧片05,受力扭臂1.2的U形弯折部1.21在电源底座中连接器插入力推动作用下,限位扭簧1产生压缩储力。此时若电器产生干烧,当电器发热表面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热敏双金属致动器08产生突跳,推动瓷棒07顶开导电簧片05,当导电簧片05被顶开位置低于推动扭臂1.3末端的搭扣1.31最下端时,限位扭簧1储力释放推动扭臂1.3向内旋转,导电簧片05陷于推动扭臂1.3搭扣处1.31下方的限位腰部1.32内。当电器温度稍有降低,热敏双金属致动器复位时,瓷棒的推力丧失,导电簧片05的自动复位因搭扣1.31而受到限制,从而实现防重复干烧功能,如果用户想要再次使用烧水时,需要提起电器的主体部分,此时限位扭簧1失去连接器对其向上的支撑力,限位扭簧1的受力扭臂1.2连同推动扭臂1.3自动回转到初始状态,导电簧片05失去推动扭臂1.3搭扣1.31的限制后向上回弹与导电静触片06接触,从而实现温控主体的复位,当用户再次将电器的主体部分放入底座后就可通电使用了,这就避免了电器由于用户长时间无看管的情况下无限制重复干烧的情况发生。使电器的使用寿命得以保障,同时提高电器的安全性能。从生产角度看:因限位扭簧1一体成型,其制作技术和工艺上已非常成熟,可一步压缩到位且高精确度,大大节约了生产资源和生产时间,同时还避免了多种部件的不匹配、装配不到位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家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家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6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