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倒车雷达传感器外橡胶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6315.2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3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戴骏平;江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致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6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车 雷达 传感器 橡胶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车雷达传感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倒车雷达传感器外橡胶套,通过在其上设置有凸台结构,从而使整个外橡胶套可配合不同厚度的保险杠,并具有更好的匹配性能。
背景技术
为了具有防水防尘功能,倒车雷达传感器的外端都需套置一个橡胶套,目前该橡胶套一般均为旋转体式结构,即包括套体以及环型凸缘,该套体具有贯通孔,该环型凸缘绕设在套体上并与套体一体成型,在安装时,将倒车雷达传感器穿入贯通孔中,并让套体嵌设入保险杠的安装孔中,最后再使该环型凸缘抵靠在保险杠的内壁上。
但是,当保险杠的厚度尺寸偏差很大或者保险杠厚度不同时,用同一颗倒车雷达传感器安装后容易出现松动或偏紧的状态,其不仅影响到外观而且使得外橡胶套无法共用,由此往往需要针对不同厚度的保险杠而开制不同的橡胶套,这样不仅具有开发成本高的缺点,而且还会形成大批量的零件号,大大增加了管控成本。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外橡胶套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车雷达传感器外橡胶套,以解决现有技术基于不同厚度的保险杠而需开制不同的橡胶套,进而具有开发成本高和管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倒车雷达传感器外橡胶套,包括套体以及绕设在套体上的环型凸缘,该套体上形成有可容设倒车雷达传感器的贯通孔;其中,该外橡胶套在环型凸缘靠近保险杠的一侧还突出形成有若干个凸台。
进一步,该若干个凸台构成一环形,并且相邻凸台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该若干个凸台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并与环型凸缘一体成型。
进一步,该若干个凸台的横截面可呈三角形或半圆形。
进一步,该套体与环型凸缘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倒车雷达传感器外橡胶套,其通过在环型凸缘靠近保险杠的一侧突出形成有若干个凸台,由此在环型凸缘与保险杠之间配合时,可以压缩凸台并调节凸台的压缩量,使得倒车雷达传感器可以配合不同厚度的保险杠,并达到较佳的匹配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对外橡胶套进行多次开发,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另外由于仅采用一个型号即可实现管控,还能大大降低零件管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车雷达传感器外橡胶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外橡胶套、倒车雷达传感器以及保险杠安装在一起时的剖视图。
图中:
外橡胶套 100 套体 1
贯通孔 11 环型凸缘 2
凸台 21
倒车雷达传感器 200 保险杠 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倒车雷达传感器外橡胶套100,包括套体1和环型凸缘2,该环型凸缘2绕设在套体1上,该环型凸缘2优选与套体1一体成型。
该套体1上形成有可容设倒车雷达传感器200的贯通孔11,该外橡胶套100在环型凸缘2靠近保险杠300的一侧还突出形成有若干个凸台21。
作为该若干个凸台21的一种具体结构,该若干个凸台21构成一环形,并且相邻凸台21之间的间距相等;更具体地,该若干个凸台21与环形凸缘一体成型,并每个凸台21亦是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为了让每个凸台21能具有适当的弹性,该若干个凸台21的横截面均呈三角形,当然也可以呈半圆形或其他形状,具体不做限定。
如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环型凸缘2靠近保险杠300的一侧突出形成有若干个凸台21,故在环型凸缘2与保险杠300之间配合时,可以通过压缩凸台21而调节凸台21的压缩量,具体是根据保险杠300的厚度来计算出凸台21的压缩量,从而使得同一款倒车雷达传感器200可以配合不同厚度的保险杠300,确保了倒车雷达传感器200的共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对外橡胶套100进行多次开发,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另外由于仅采用一个型号即可实现管控,还能大大降低零件管控成本。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致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同致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6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保险杠骨架
- 下一篇:LED发光型警示车牌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