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电图机导联线分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6360.8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9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富;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富;蒋康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唐德林 |
地址: | 65002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电图 机导联线分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电图机,尤其是一种用于心电图机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及四肢电极夹导联线的心电图机导联线分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型号的心电图机,一般都配有两组共十根导联线,其中,一组为六根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另一组为四根四肢电极夹连接导联线。六根胸导联线头分别与胸电极连球连接,四根导联线头则分别与四肢四个电极夹连接。由于导联线根数较多且每根线头上分别与电极吸球或电极夹连接,因连接的导联线长度不一,这些导联线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缠绕、扭结在一起,给心电图机的操作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心电图常规检查中,心电图机的六根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和四根四肢导联线电极夹通常是放置在检查床上,检查时随手拿起,检查后又随手放在检查床上,由此造成十根导联线相互缠绕、扭结在一起的问题,因此,在操作中需要时时不断的暂停花时间对导联线进行梳理,把缠绕、扭结在一起的导联线分开,再进行心电图导联连接操作,特别是在批量做心电图检查工作中,不仅影响到操作者在检查时的工作效率,还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现有心电图机的导联线在操作过程中线与线之间相互缠绕、扭结在一起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捷并能避免在操作中导联线之间相互缠绕、提高心电图机的检查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的心电图机导联线分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心电图机导联线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分线盒和四肢电极夹导联线分线装置盒,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分线盒为中空盒体,盒体前端上设置有六个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孔,盒体后端上设置有一个孔槽,六根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头通过盒体后端的孔槽穿入,分别从六个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孔中穿出与电极连球连接;四肢电极夹导联线分线装置盒为两个,分别放置上肢电极夹和下肢电极夹,每个电极夹装置盒内设置两个插槽,电极夹放置在插槽内。
所述的四肢电极夹导联线分线装置盒,盒底部设置有电极夹导联线孔,四肢电极夹导联线头穿过电极夹导联线孔与四肢电极夹连接。
所述的四肢电极夹导联线分线装置盒,盒体表面设置有导联线槽,四肢电极夹导联线头穿过导联线槽与四肢电极夹连接。
经过8000余人次的实际操作应用,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利用这种分线装置方式有效解决了原心电图机10根导联线混放在检查床上的方式,在操作过程中线与线之间相互缠绕扭结在一起的问题。
在使用时,将六根胸电极连球线头从孔槽内穿入,按胸电极连接部位连球顺序从左至右把六根胸电极连球线头分别穿出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孔外,然后在六根线头上分别连接胸电极连球,操作时把连接好的导联线分线盒移动到受检者相应的胸部位置,然后按顺序分别抽出胸电极连球吸头,就能很便捷的把连球吸头安放在检查部位上。结束时移动盒体或提起盒体后面孔槽外的导联线,六个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孔内的胸电极连球吸头自动分开回到盒面的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孔位置,随盒体移动后,盒内的线与线之间相互不缠绕,快捷方便,还能避免胸电极连球吸头放错位置;四肢电极夹线头分别从盒底部电极夹导联线孔内穿出与电极夹连接,或在连接的电极夹上的导联线直接通过装置盒面上的导联线槽,连接的电极夹线头上的线在电极夹导联线孔内或导联装置盒面上的线槽内,随电极夹移动,盒内的线与线之间相互不缠绕,装置盒可分别固定在检查床边靠近上肢或下肢的墙体上,检查时操作者顺手取下电极夹,检查后也能很方便的将电极夹放回装置盒内。
本实用新型的心电图机导联线分线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创意先进、方法科学、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安装拆卸便捷、轻便小巧、外出携带方便、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把心电图机导联线归类分开装置的方式,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历史以来常规临床心电图机导联线放在检查床边,检查过程中导联线之间相互缠绕扭结在一起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检查时导联线常出现被检查者身体压在下面和遮挡等长期操作中拉线梳理造成导联线的损坏问题;还提高了心电图机的检查工作效率,能完全满足心电图机临床常规检查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批量做心电图检查工作中,与原导联线操作方式比较,操作速度提高了数倍,节省了时间,获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分线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四肢电极夹导联线分线装置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四肢电极夹导联线分线装置盒结构示意图。
其中,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分线盒1,四肢电极夹导联线分线装置盒2,胸电极连球导联线孔3,孔槽4,电极夹导联线孔5,导联线槽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富;蒋康,未经张永富;蒋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6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型模
- 下一篇:一种非固体电解质全钽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