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自动脱废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7425.0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5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自动 废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注塑模具自动脱废料机构,属于塑料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在完成注塑后,其废料和塑料件都会连在一起,已有技术一般是在废料和塑料件同时脱模后,由人工将废料剪下,这样不仅人工费用高,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还有一种是在塑料件注塑成型模具开模后,通过型腔板拉断废料与塑料件之间的点浇口,拉断后的塑料件经顶针推动推料板推出,落入收集箱中,而废料则仍然留在模具中,需要人工将其取下,存在的缺点是:一、人工取废料存在安全隐患,工人不留神,模具容易夹到手;二、工人劳动强度大;三、工人若一时疏忽没将废料取下,模具合模后废料堵在流道中,无法进行下次注塑,并会损坏模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模具注塑完成,开模后,将废料和塑料件拉断分离,并自动脱落的注塑模具自动脱废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自动脱废料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上复板中安装定位圈,定位圈下连接浇口衬套,上复板下连接流道板,流道板下连接型腔板,在上复板下设置定模导柱,定模导柱下头安装挡板,挡板与型腔板相配合,在下复板上安装模脚,下复板上的模脚之间设置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上顶针板中安装顶杆,在下复板中心加工通孔,注塑机的推杆穿过通孔与下顶针板相接触,在模脚上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上连接型芯固定板,型芯固定板中安装型芯和动模导柱,型芯与型腔板之间有塑料件,在型芯固定板上连接推料板,顶杆穿过支撑板和型芯固定板与推料板相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与型腔板之间连接定模推板,定模推板上面与废料相接触,在流道板中开设安装孔,安装孔中安装压缩弹簧和推出销钉,压缩弹簧一端与上复板接触,另一 端与推出销钉接触,推出销钉经压缩弹簧与定模推板相接触,在上复板下安装定距导柱,定距导柱穿过流道板和定模推板,在定距导柱下安装拉板,拉板与定模推板下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自动脱废料机构,当塑料件注塑成型后,模具打开,注塑机带动下复板、模脚、支撑板、型芯固定板、推料板、型腔板和定模推板向后移动,同时压缩弹簧推动推出销钉,推出销钉顶在定模推板上,模具从A处打开,使定模推板与流道板脱离接触,废料脱离流道板和浇口衬套。模具继续开模,当定模推板移动至与定距导柱的拉板相接触时,拉板拉住定模推板使其停止运动。模具动模的其他部分继续向后运动,使模具从B处打开,定模推板挡住废料,废料无法继续向后移动,而型腔板和塑料件继续向后移动,使废料与塑料件之间在点浇口强行拉断,此时废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脱离模具并自动落入收集箱中,然后下复板、模脚、支撑板、型芯固定板、推料板和型腔板继续向后移动,当型腔板移动至定模导柱的挡板位置时,挡板挡住型腔板,使型腔板停止运动,而推料板、型芯固定板、型芯和塑料件继续向后移动,使模具从C处打开。模具继续开模,最后下复板移动至注射机的推杆位置,推杆穿过通孔顶在下顶针板下面,使下顶针板、上顶针板和顶杆停止向后移动,与顶杆相连推料板也停止向后移动,而下复板、模脚、支撑板、型芯固定板和型芯继续向后移动,推料板推动塑料件脱出型芯,脱离模具,向下落入收集箱,完成脱模。本方案注塑模具定模推板拉断点浇口机构,通过在流道板与型腔板之间设置定模推板,将定模部分分为三段先后分别打开,采用定模推板拉断废料与塑料件之间的点浇口,使废料先自动脱模,最后模具开模,使塑料件自动脱模,废料和塑料件自动分离、脱模,无需人工操作,脱模方便,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自动脱废料机构,所述定模推板中开有锥度孔,在型腔板上制有圆台形突起,梯形块与锥度孔相配合。采用锥度孔和圆台形突起的配合,当定模推板与型腔板打开后,定模推板中锥度孔的开口大,废料容易从锥度孔中脱出;并且合模时,锥度孔与圆台形突起锥面配合,并且容易配合。所述下复板上安装下导柱,下导柱穿过下 顶针板、上顶针板和支撑板。下导柱对上、下顶针板起导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注塑模具自动脱废料机构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注塑模具从A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注塑模具从B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注塑模具从C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塑料件脱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自动脱废料机构,如图1—图5所示,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中安装定位圈3,定位圈下连接浇口衬套4,上复板1下连接流道板5,流道板下连接型腔板6,在上复板下设置定模导柱7,定模导柱下头安装挡板30,挡板与型腔板6相配合,在下复板2上安装模脚8,下复板2上的模脚之间设置下顶针板9和上顶针板10,上顶针板中安装顶杆11,在下复板2中心加工通孔12,注塑机的推杆13穿过通孔12与下顶针板9相接触,在模脚上连接支撑板14,支撑板上连接型芯固定板15,型芯固定板中安装型芯16和动模导柱17,型芯与型腔板6之间有塑料件18,在型芯固定板上连接推料板19,顶杆11穿过支撑板14和型芯固定板15与推料板19相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5与型腔板6之间连接定模推板20,定模推板上面与废料21相接触,在流道板5中开设安装孔22,安装孔中安装压缩弹簧23和推出销钉24,压缩弹簧一端与上复板1接触,另一端与推出销钉24接触,推出销钉经压缩弹簧与定模推板20相接触,在上复板1下安装定距导柱25,定距导柱穿过流道板5和定模推板20,在定距导柱下安装拉板26,拉板与定模推板20下面相接触。当塑料件18注塑成型后,模具打开,注塑机带动下复板2、模脚8、支撑板14、型芯固定板15、推料板19、型腔板6和定模推板20向后移动,同时压缩弹簧23推动推出销钉24,推出销钉顶在定模推板20上,模具从A处打开,使定模推板20与流道板5脱离接触,废料21脱离流道板和浇口衬套4。模具继续开模,当定模推板移动至与定距导柱25的拉板26相接触时,拉板拉住定模推板20使其停止运动(如图一所示)。模具动模的其他部 分继续向后运动,使模具从B处打开,定模推板挡住废料21,废料无法继续向后移动,而型腔板6和塑料件18继续向后移动,使废料与塑料件之间在点浇口强行拉断,此时废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脱离模具并自动落入收集箱中,然后下复板2、模脚8、支撑板14、型芯固定板15、推料板19和型腔板6继续向后移动,当型腔板移动至定模导柱7的挡板30位置时,挡板挡住型腔板6,使型腔板停止运动,而推料板19、型芯固定板15、型芯16和塑料件18继续向后移动,使模具从C处打开。模具继续开模,最后下复板2移动至注射机的推杆13位置,推杆穿过通孔12顶在下顶针板9下面,使下顶针板9、上顶针板10和顶杆11停止向后移动,与顶杆11相连推料板19也停止向后移动,而下复板2、模脚8、支撑板14、型芯固定板15和型芯16继续向后移动,推料板19推动塑料件18脱出型芯16,脱离模具,向下落入收集箱,完成脱模。本方案注塑模具定模推板拉断点浇口机构,通过在流道板5与型腔板6之间设置定模推板20,将定模部分分为三段先后分别打开,采用定模推板拉断废料21与塑料件18之间的点浇口,使废料先自动脱模,最后模具开模,使塑料件自动脱模,废料和塑料件自动分离、脱模,无需人工操作,脱模方便,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定模推板20中开有锥度孔27,在型腔板6上制有圆台形突起28,梯形块28与锥度孔27相配合。采用锥度孔27和圆台形突起28的配合,当定模推板20与型腔板6打开后,定模推板中锥度孔27的开口大,废料21容易从锥度孔27中脱出;并且合模时,锥度孔与圆台形突起28锥面配合,并且容易配合。所述下复板2上安装下导柱29,下导柱穿过下顶针板9、上顶针板10和支撑板14。下导柱29对上、下顶针板起导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7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证书管理
- 下一篇:通过角度配置搜索的用于基因分型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