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竖窑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8486.9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7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宋存义;常冠钦;王萌;梁宝瑞;邢奕;汪莉;钱大益;金科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00 | 分类号: | F27B1/00;F27B1/20;F27B1/10;F27B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建材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竖窑。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的铜矿资源具有共伴生矿多、品位低的特点,因此在这数量巨大的铜渣体系中,存在着大量可以回收利用的二次资源。同时,我国的资源现状十分严峻,有色金属盒黑色金属储量相对不足,矿石严重依赖进口,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矿石进口国和有色金属消费国。因此,合理利用铜渣中的资源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和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现有的竖窑,多用于还原铁、生产水泥、石灰、焙烧、锻烧多种矿石、块状物料等,普遍存在能耗高、排放不够环保、热能利用率低、窑内多混合煤炭燃烧、燃料燃烧不充分、粉尘及有害气体排放太多、炉内温度不均匀、次品率高等问题。近年来,很多竖窑设计中包含多个燃烧器,这样不利于实现该设备节能环保。以往竖窑燃烧装置多采用燃烧带、圆筒形燃烧室,容易造成燃烧不充分,次品率高等问题。同时,大部分竖窑燃烧时鼓风助燃往往造成氧气含量过高,增加能耗。目前已有的竖窑有,如中国专利:ZL200620144680.5“一种竖窑”,ZL200720015482.3“煤基直接还原铁外热式竖炉”,ZL200820076393.4“煅烧竖窑”,ZL200920256670.4“新型竖窑”,ZL201020176276.2“外燃管式直接还原竖炉”,ZL201020220363.3“竖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竖窑能耗大、燃料燃烧不充分、次品率高以及不节能等问题,而采用了一塔分两室的设计,延长了物料通过的路线,保证燃烧充分,次品率降低。
一种新型竖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加料轨道、进料口、燃烧室、点火口、出料口;所述加料轨道设置在竖窑的左右两侧;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燃烧室上端,左、右共2个,进料口为圆柱形且与燃烧室外壁呈30度角;这样设计有利于物料在燃烧室的均匀分布,并防止了物料在进料口的堆积,减轻了物料粘壁现象的发生。
所述燃烧室为圆柱状,室壁为波纹型;经计算机反复模拟发现,该设计不仅使物料在下降过程中受到波纹型窑体壁冲击而松散分层,防止板结,而且确保燃烧室内处于无氧状态,可以很大程度降低能耗。
所述点火口位于燃烧室中,不同尺寸的燃烧室所设置的点火口数量也不同;
点火装置采用电子点火装置,点火通道向内延伸且向上倾斜60°,直接对窑体内部点火加热的同时还可避免过多氧气进入窑体。
所述出料口位于窑体最下端,为斜坡状,利于排净。
利用斜坡加料轨道将原料送进进料口,斜坡加料轨道的坡度为与水平面呈45度角,斜坡加料轨道的长为0.5-5m,宽为1-8m。经计算机模拟及反复试验发现45度角处,斜坡加料轨道可以更好地和进料口衔接。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为圆柱状,室壁为波纹型,窑体直径为0.5-50m,窑体高度为1-100m,波纹型窑壁的波纹弧度直径为0.01-1m。
窑体内部的煤粉既可作为原料,又可作为燃料。窑体内部除有由脱硫灰、铜渣及煤粉制成的原料饼外,还装有甲基纤维素作为脱氧剂,当氧气含量超过限定值时,可由其吸收氧气。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原料煤粉可兼做燃料,无需单独设置燃烧器;燃烧时处于无氧状态,降低能耗;燃烧室壁为波纹型,结构独特、设备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图。
图中:1-加料轨道,2-进料口,3-燃烧室,4-点火口,5-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
新型竖窑,包括:加料轨道、进料口、燃烧室、点火口、和出料口;加料轨道1的输出口与进料口2连通,进料口2分别位于燃烧室3的左、右,点火口4有多个,均匀分布在燃烧室中。
具体实施时,物料通过加料轨道1送至进料口2,进料口2平均分布在燃烧室上端左、右,保证物料平均分布在燃烧室内。
物料通过进料口2进入燃烧室3。燃烧室为圆柱状,室壁为波纹型。点火后,原料饼中的煤粉被点燃,同时起到燃料的作用。波纹型的燃烧室壁设计使得物料进出燃烧室速度减慢,而燃烧室内空间较大,保证物料充分燃烧。同时该设计可延长物料通过的路线,增加其燃烧的时间,进一步保证充分燃烧。并且波纹状的设计可以有效冲击下降过程中的物料,使其分层更加明晰;此外,燃烧室内除有由脱硫灰、铜渣及煤粉制成的原料饼外,还装有甲基纤维素作为脱氧剂,当氧气含量超过限定值时,可由其吸收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84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燃式高温回转炉
- 下一篇:高红外辐射加热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