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自洁式水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9202.8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4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章礼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菲利特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3 | 分类号: | B01D29/33;B01D29/6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阮爱农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洁式水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泵前负压自洁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水过滤装置主要使用在泵后,包括自清洗刷式、吸式和多筒式过滤器,其缺点是不能对水泵及供水系统进行(负压状态下)过滤保护。同时,这些过滤器都是使用电控装置来控制,需要电能来运行它的清洗过滤,耗能大、造价高、连续运行性价比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泵前(负压状态下)连续过滤时使用的过滤器,它可以对水泵及供水系统进行过滤保护。同时,它反洗时通过水力马达的清污机构—喷嘴自动喷射及旋转来清除滤网上的杂质,最大限度的利用并净化江河原水或地下水。
本实用新型一种负压自洁式水过滤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滤网、壳体;上面的壳体与下面的滤网通过螺栓相连。
在使用本设备时,将滤网本体浸没安装在水源中,将壳体的出口与泵相连。当抽水开始时,水流通过滤网,大颗粒悬浮物和固体污物积累在滤网上,防止它们进入水泵和供水系统,使洁净的水进入水泵和供水系统,从而可以对水泵及供水系统进行过滤保护。
作为本新型的一种改进方式,本新型过滤器还包括冲洗管、放置在滤网内的液压水力马达,液压水力马达包括主水管、分水管、喷管,左右两根分水管对称地处在主水管的两侧,并与主水管通过三通相连,每根分水管分别连接有喷管,喷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嘴;冲洗管固定在壳体的侧面,并与液压水力马达的主水管相连。这样反洗时,将冲洗管与泵相连,水从喷嘴喷出,对滤网进行清洗、去污,最大限度的利用并净化江河原水或地下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压水力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知,本新型一种负压自洁式水过滤器,它包括滤网3、壳体4;上面的壳体4与下面的滤网3通过螺栓相连。在使用本设备时,将滤网3本体浸没安装在水源中,将壳体4的出口与泵相连,当抽水开始时,水流通过滤网3,大颗粒悬浮物和固体污物积累在滤网3上,防止它们进入水泵和供水系统,使洁净的水进入水泵和供水系统,从而可以对水泵及供水系统进行过滤保护。
作为本新型的一种改进方式,本新型过滤器还包括冲洗管5、放置在滤网3内的液压水力马达,液压水力马达包括主水管2、分水管6、喷管7、喷嘴1,左右两根分水管6对称地处在主水管2的两侧,并与主水管2通过三通相连,每根分水管6分别连接有喷管7,喷管7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嘴1;冲洗管5固定在壳体4的侧面,并与液压水力马达的主水管2相连。这样反洗时,将冲洗管5与泵相连,水从喷嘴1喷出,对滤网3进行清洗、去污。
其中,滤网3的精度为0.4mm,因此过滤为一级过滤即粗过滤。
为了进一步保证反冲洗的效果,液压水力马达还包括连接轴承,连接轴承设置在三通的位置。这样,液压水力马达在轴承作用下定向360度旋转,清洗覆盖整个滤网内表面。即冲洗管5通过液压水流压力驱使水力马达中的分水管6、喷管7绕主水管2旋转(旋转速度可调),水从若干喷嘴1喷出。液压水力马达不断旋转,喷嘴1对整个滤网3自内向外覆盖式去污清洗。本装置在反洗时通过液压水力马达的清污机构—喷嘴自动喷射及旋转来清除滤网上的杂质,最大限度的利用并净化江河原水或地下水。
为了保证液压水力马达旋转时均匀,作为本新型的一种改进方式,左右两根喷管7上的喷嘴1对称布置,并且喷嘴1在喷管7上从上至下均匀布置。
总之,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水的压力等自然物理特性,通过水力液压马达在滤网内部来回自动连续旋转,利用从若干喷嘴1喷出的水覆盖整个滤网3,对滤网3进行清洗、去污。
本实用新型摒弃了电动控制,降低了能耗,简化了过滤方式,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寿命长,达到了固液分离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是一种理想的无能耗的泵前负压自洁式水过滤器。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污水、水库、河流、湖泊等实现高品质的进水过滤的水处理设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菲利特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菲利特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92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