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灯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9918.8 | 申请日: | 201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3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邹炳棠;冼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臻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灯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饰五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节能灯外壳。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节能灯外壳的散热装置为单层侧面散热,色彩单一,该散热装置侧面设置有散热孔,并且接灯头上盖和接灯管下盖通过一散热空腔隔离,该散热腔的侧面也设置有散热孔,通过空气流通来释放线路板和灯管的热量,但是该节能灯外壳的散热装置侧面的散热孔小,散热装置的正面没有散热孔,散热效果差,并且该散热装置为一整体和散热空腔的结构设计,会导致线路板和灯管热量传递,导致节能灯外壳的温度过高,线路板发生故障,电子元件发生爆炸,火花从侧面直接冒出,造成严重后果,而且不能完成保护节能灯正常使用寿命的职责;另外,现有节能灯的外壳光滑,在装配时容易打滑,不便于抓握,给装配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增大散热空间、避免线路板产生的热量和灯管外部热量传递、延长使用寿命、可有效防止打滑的节能灯外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灯外壳,它包括有与灯头连接的上盖、散热装置和与灯管连接的下盖,其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按上、中、下顺序依次独立分开的第一散热片、隔离中盖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设置有多个散热孔,同时,该第一散热片和上盖连接,该第二散热片和下盖连接,并且,该第一散热片、隔离中盖和第二散热片是经多根立柱连接固定,所述立柱贯穿第一散热片、隔离中盖和第二散热片;所述上盖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凸起条纹,同时,该上盖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所述防滑凸起条纹的形状为瓦愣形状。
所述多根立柱是沿隔离中盖的周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具有以下优点:
1、增大散热空间,提高散热效果;
2、将灯管和线路板的距离拉长,避免线路板产生的热量和灯管外部热量传递,减轻了线路板电子元件的受热负载:
3、能把线路板发生故障,电子元件爆炸、短路所产生的火花固定于灯壳里,延长节能灯使用寿命;
4、具有防滑功能,而且增加节能灯外壳的外观。
此外,本节能灯外壳的第一散热片、隔离中盖和第二散热片可选用各种色彩,进一步追求款式和外观,提高产品的形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节能灯外壳,它包括有与灯头连接的上盖1、散热装置2和与灯管连接的下盖3,其中,本实施例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有按上、中、下顺序依次独立分开的第一散热片4、隔离中盖5和第二散热片6,所述第一散热片4和第二散热片6均设置有多个散热孔,同时,该第一散热片4和上盖1连接,该第二散热片6和下盖3连接,该第一散热片4、隔离中盖5和第二散热片6是经四根立柱7连接固定,该四根立柱7是沿隔离中盖5的周向均匀分布,并且,每根立柱7均贯穿第一散热片4、隔离中盖5和第二散热片6;此外,为了防止打滑以方便装配,本实施例所述上盖1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凸起条纹8,且所述防滑凸起条纹8的形状为瓦愣形状,同时,该上盖1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在采用以上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增大了散热空间,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将灯管和线路板的距离拉长,避免线路板产生的热量和灯管外部热量传递,减轻了线路板电子元件的受热负载;并且,能把线路板发生故障,电子元件爆炸、短路所产生的火花固定于灯壳里,延长节能灯使用寿命;这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佳、使用寿命长、装配方便,是一款理想的节能灯外壳,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臻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臻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99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