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音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0001.X | 申请日: | 201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6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侠;邱潇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H5/00 | 分类号: | A63H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刘延鸿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音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压力传感器来控制发音系统的运作,通过多种撞击方式控制压力大小,从而产生不同区域强度的电信号控制小球发出瞬间的音效,产生一种节奏感的儿童玩具振音球,属压力传感玩具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专利号:94209162.0、名称“一种合力球玩具”,其特征是: A.具有一个空心滚动体,在该空心滚动体内设有一个转轴,该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空心滚动体内腔壁上,并在该转轴的中部接有一个重锤, B.在空心滚动体内腔中还设有一个驱动该重锤绕转轴转动的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个减速器与所述的转轴相联, C.在空心滚动体壁上设有一个电池腔,并且还安有一个电源开关,在电池腔内装有干电池或充电电池。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构复杂、球体笨重,不方便携带,趣味性低。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轻巧、易携带且能够根据儿童动作发出不能音效的振音球。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弹性硅胶壳内置振音球壳体分多个振音球壳体压力区且振音球壳体内安装多个压力传感器和发声装置,多个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头分别从多个振音球壳体压力区的开孔中伸出,发声装置从振音球壳体顶部的开孔处伸出且发声装置中间设有挂绳孔,多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发声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振音球通过其内部装置中的压力传感器产生的信号控制振音球内部的发声装置发出“叮咚嘀嗒”四种音效,变相实现力转化为声音,从而产生互动乐趣;想要发声有多种方式,从不同高处落下产生不同压力,或者运用单摆运动中能的损耗产生不同的撞击力,依次改变压力大小,通过压力传感技术产生力与声之间的互动,具有悦耳的音效并且有娱乐性;并直接通过实践教导孩子认知一些基本物理运动规律,寓教于乐;多个振音球一起玩还可以组合成不同的音段制造出不同的节奏,可开创更多新的玩法,有利于开发儿童创造力;本产品携带方便,不易损坏。
技术方案:一种振音球,包括弹性硅胶壳,所述弹性硅胶壳内置振音球壳体分多个振音球壳体压力区且振音球壳体内安装多个压力传感器和发声装置,多个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头分别从多个振音球壳体压力区的开孔中伸出,发声装置从振音球壳体顶部的开孔处伸出且发声装置中间设有挂绳孔,多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发声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不易损坏;二是提高了儿童与玩具的互动性,易激发儿童游戏的兴趣;三是寓教于乐,有利于促进儿童对物理的实践与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振音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一种振音球,包括弹性硅胶壳,所述弹性硅胶壳内置振音球壳体分多个振音球壳体压力区且振音球壳体内安装多个压力传感器2和发声装置3,多个压力传感器2的感应头分别从多个振音球壳体压力区的开孔中伸出,发声装置3从振音球壳体顶部的开孔处伸出且发声装置3中间设有挂绳孔,多个压力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与发声装置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弹性硅胶壳的厚度大于等于10mm。其制作工艺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简单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00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棉翻转机
- 下一篇:一种螺旋输送式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