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片机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2050.7 | 申请日: | 201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3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梁;焦健;郜天振;郭媛媛;孟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3/30 | 分类号: | H05K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片机 供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MT生产线上的贴片机的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由供料器(又称进料机构)及其承载安装机构和检测机构组成的供料系统是贴片机3大基本系统之一。
供料系统能容纳各种相应包装形式的元件,是将元件传送到取料部位的一种储料供料机构。元件以编带包装形式放到相应的送料器上。贴片机的贴片头从该机构中取元件,然后进行贴片,此时,送给机构将自动进给下一个物料。贴片机生产的表面贴装元件外包装有几种方法,相应的送料器与之对应。元件送料器主要有盘式送料器、带式送料器、管式送料器和散装盒式送料器等几种,适应不同元件类型和规格要求。
带状包装外形结构根据材质不同,有纸编带,塑料编带及黏结式编带,其中,如图1所示,纸编带由基带13、送料带2和带盖1组成,其中基带13是纸,送料带2和带盖1则是塑料薄膜。基带13上布有小孔,又称同步孔,两孔之间的距离称为步距。矩形孔是装载元器件14的料腔,用来装载不同尺寸的元器件14。元器件14在与带脱离时被贴片机的真空吸住。
现有的贴片机的进料机构的缺点在于,无法保证贴片机能够使其吸嘴根据已经输入的系统要求,移动到相应的送料器槽位上进行取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贴片机的吸嘴能够移至送料器槽位上顺利进行取料的送料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贴片机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绕压紧滚轮轴转动的压紧滚轮,由第一压紧机构将压紧滚轮压在送料带上,在压紧滚轮的后方设有绕主动齿轮轴转动的主动齿轮,在主动齿轮的侧边设有绕从动齿轮轴转动的从动齿轮,送料带经过压紧滚轮后,其盖带绕经主动齿轮后从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由第二压紧机构将从动齿轮压在由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的盖带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机构与所述第二压紧机构的结构相同,包括压紧弹簧,压紧弹簧的中部绕设在第一压紧弹簧轴上,压紧弹簧的一端压在第二压紧弹簧轴,其另一端压在所述压紧滚轮轴或所述从动齿轮轴上。
优选地,所述从动齿轮轴位于从动齿轮调节槽内;所述压紧滚轮轴位于压紧滚轮调节槽内。
优选地,所述主动齿轮由步进电机控制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盖带与主动轮之间的静摩擦,巧妙地将带式送料器上的盖带自动揭掉,从而保证贴片机能够使吸嘴根据已经输入的系统要求,移动到相应的送料器槽位上进行取料;2)能够适应不同的料带厚度,提高系统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纸编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贴片机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贴片机供料机构包括绕压紧滚轮轴6转动的压紧滚轮5,由第一压紧机构将压紧滚轮5压在送料带2上。元器件放在送料带2的元器件槽9内。在压紧滚轮5的后方设有由步进电机控制绕主动齿轮轴10转动的主动齿轮8,在主动齿轮8的侧边设有绕从动齿轮轴12转动的从动齿轮11,送料带2经过压紧滚轮5后,其盖带1绕经主动齿轮8后从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11之间通过,由第二压紧机构将从动齿轮11压在由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11之间通过的盖带1上。
其中,第一压紧机构与所述第二压紧机构的结构相同,包括压紧弹簧3,压紧弹簧3的中部绕设在第一压紧弹簧轴7上,压紧弹簧3的一端压在第二压紧弹簧轴4,其另一端压在所述压紧滚轮轴6或所述从动齿轮轴12上。
从动齿轮轴12位于从动齿轮调节槽内;压紧滚轮轴6位于压紧滚轮调节槽内,从而可以根据送料带2的厚度来调节从动齿轮轴12及压紧滚轮轴6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将带着盖带1的送料带2放进带槽中,通过压紧滚轮5,再使其预先通过主动齿轮8,并且将送料带2的盖带1揭下来,使其穿过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11之间的间隙。贴片机上有拨头插入送料带一侧的针孔,牵引送料带2向前运动。主动齿轮轴10的转速由步进电机控制,主动齿轮8包含着带盖1的线速度与拨头牵引送料带2的速度相一致。利用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11啮合的过程,自动、连续地将带盖1与送料带2分离,从而保证贴片头将送料带2上放在元器件槽9内的元器件吸走。带盖1将会从送料带2前面的缝隙中直接送入收集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2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