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积存物料的耐磨陶瓷闸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2147.8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崔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泰特力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 | 分类号: | F16K3/12;F16K3/314;F16K2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11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积存 物料 耐磨 陶瓷 闸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涉及一种不积存物料的耐磨陶瓷闸阀,尤其适用于磨损严重的渣浆管路,以及灰渣较多和带有较大固体颗粒的恶劣工况的阀门。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管道上的楔式闸阀,闸板和阀体之间自然形成的凹形结构,很容易存渣,卡灰,这样会造成阀门的启闭不畅,阀门体腔下部的固体颗粒的积存会夹在闸板和阀座的密封面间产生泄漏,闸板和阀座密封面很快出现磨损,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积存物料的耐磨陶瓷闸阀,出口侧阀体开有导渣口,且导渣口开口向着出口喇叭状阀体,通过开设有导渣口的流线型喇叭状阀体,阀体上腔的介质顺利的排出阀体,防止物料在阀体上腔积存,楔式闸板结构使得受损密封面自补偿,同时密封副采用陶瓷材料,耐磨损,抗擦伤,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不积存物料的耐磨陶瓷闸阀,包括阀体、阀座、闸板、阀杆、阀盖,所述的阀体出口侧开设有导渣口,阀体出口流道设为流线型喇叭形状,阀体底部装有防护陶瓷板,在阀座和闸板上分别装有陶瓷密封副, 阀座装在阀体进口侧,阀座上装有O型圈,闸板装在阀座与阀体出口侧之间,闸板楔面上堆焊有硬质合金密封面,阀杆装在阀体内,闸板与阀杆活动连接,阀盖装在阀体上方与阀体形成密封腔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阀体的出口侧导渣口开向出口侧流线型喇叭状阀体,阀体上腔的固体介质可通过出口侧阀体上的导渣口隙顺利的排出阀体,达到阀体体腔无卡塞和物料积存的目的。同时,为了解决阀门密封面磨损的问题,采用楔式闸板结构与阀杆活动相连可自补偿磨损量,闸板主要密封副装工程陶瓷,辅助密封副堆焊硬质合金,彻底解决了阀门的磨损问题,阀门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极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阀体 2、阀座 3、闸板 4、陶瓷密封副 5、O型圈 6、阀杆 7、阀盖 8、硬质合金密封面9、导渣口10、阀体出口流道 11、防护陶瓷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不积存物料的耐磨陶瓷闸阀,包括阀体、阀座、闸板、阀杆、阀盖,所述的阀体1出口侧开设有导渣口9,阀体出口流道10设为流线型喇叭形状,导渣口开口向着出口喇叭状阀体,阀体底部装有防护陶瓷板11,在阀座2和闸板3上分别装有陶瓷密封副4, 阀座装在阀体进口侧,阀座上装有O型圈5,闸板装在阀座与阀体出口侧之间,闸板楔面上堆焊有硬质合金密封面8,阀杆6装在阀体内,闸板与阀杆活动连接,闸板随阀杆在垂直管道方向上移动的同时能平行通道方向微量移动。阀盖7装在阀体上方与阀体形成密封腔体。
工作原理:
阀杆6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进行滑动,由于阀杆和闸板3相连,阀杆的运动带动闸板的运动,当阀杆向上运动时,闸板脱离阀体的流道,使阀门打开,介质通过阀门达到流通的目的,当阀杆向下运动时楔式闸板沿着辅助密封面向下,向进口侧运动直到与阀座贴合,使阀门关闭,辅助密封面帮助陶瓷实现单面强制密封,即使在压力较低的的工况下,也可以依靠楔式闸板自紧产生的作用力实现陶瓷密封圈的密封。阀体的出口侧导渣口开向出口侧流线型喇叭状阀体,既使在阀门关闭的时候有积灰存在,也不会挤入密封面而是会被闸板推到出口的斜坡上,一旦启闭就会在节流作用下自然被吹走,达到阀体体腔无卡塞和物料积存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泰特力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泰特力阀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2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闭装置
- 下一篇:在编织袋内部涂覆异氰酸酯组合物的方法